笔趣阁 www.bqgbook.com,诡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刘协和曹老板得到了『意外之喜』的时候,斐潜这里也迎来了属于他的『取经者』。
没错,不是大汉的人去『取经』,而是别的人到长安这里来『取经』。
而且这经书也不是佛经,而是道经。
说起来是因为斐潜在五方上帝教派上的推行动作做得不错,至少是在雪区那边表现的不错,然后吸引了大量的雪区民众信奉,但是前往雪区的传道士并不是人人都能像是玄奘一般聪慧,有很多的道经内容其实也很含湖,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说法,甚至会出现这个传道士和那个传道士讲的内容相互矛盾的情况。
这就像是佛教早期在华夏本土内传播一样,起初只有一种,后来就变成了很多种,然后这很多种里面有的甚至除了供奉同一个佛祖之外,似乎其他的东西都完全不同了。
当斐潜知道了有人前来取经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意外,决定还是要好好安排一下,毕竟斐潜头上还挂着一个什么什么真人的名号呢……
『公达派人接触过这几个人,』斐潜看了看桌桉之上荀攸上报的行文,然后说道,『某是大体上了解了一些……嗯,请公达跟诸位也说明一下……』
荀攸拱了拱手,『此次求经使者,原一十有五,然于途中失足坠亡者二,病不得愈有三,半途癫狂妄语不得行三人,至大小川前又遇贼,被杀四人,至陇右之时便是仅存三人矣。陇右驿站初以为流民野人,引而度其衣食,询问之,方知其事,便转报至长安……』
斐潜有指定屯田政策,收拢流民野人落户,是有赏钱和功勋的,所以在斐潜地盘边缘的驿站兵营什么的,才会主动去收拢这些人。毕竟历史上边疆杀些野人,拿其首级冒功的,其实真不算是少数。
有时候矛盾就是这么产生的。
如果斐潜没有这样的相关政策,或者说这些政策执行起来的时候还没有砍首级来的简便,或是效益大,那么这些远道而来,原本像是『雪区玄奘』这一类的苦修者,就被抓起来砍了头,那么还有下一次么?
如此一来,如何能将华夏的文明火种传递出去?
真以为文化传播就像是游戏里面的那样,放在那边不管,然后就看着颜色慢慢渗透?
『人还在陇右,还没有出发吧?』斐潜问道。
荀攸点头,『使者身体亏虚,要稍微养几天。』
斐潜颔首,『让文和派医师过去……此外,多派几个机灵的,找他们学一下他们的语言……』
荀攸表示记住了。
斐潜示意荀攸继续。
荀攸继续给众人在介绍着:『此雪区之使,循文远将军进军之路而出……』
荀攸在地图上指点着,叙说着他从那几个使者身上得到的一些信息,而斐潜听着听着,思绪就有些飘扬了起来。
雪区来的取经人,嗯,苦修道人么,走的是北线,也就是走得西宁线。
其实古代进入雪区的道路有很多,南面的路线么,一条是从川蜀进去,另外一条是从云南进去。川蜀线比较早,路比较崎区,基本上都是在爬山下山,但是相对来说气候比较温和一些,难走原因是山。云南线和川蜀线类似,也是爬山,目前还未完全成形,比川蜀线近一点,但问题是从长安到云南,也就是建宁以南实际上也不近,只有从交趾走云南线才算是比较划算一些。
北线么,也就是西宁线,最大的问题倒不是爬山了,因为到了陇右,其实海拔高度和雪区相差不大了,到了青海湖一带往南,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山要爬,而是要穿过多块的无人区……
其实在西宁线再往北,还有一条号称是华夏最艰难的路线,从西域直接进雪区。这条路线也不像是西南线要翻越那么多的山,但是无人区比西宁线要多得多……
西宁线,也被称之为唐蕃道。
历史上文成公主就是走的这条线。
那么走这条路线需要多长时间呢?
斐潜脸上浮现出了一些笑意,旁人以为他听着开心愉悦,其实斐潜是想到一个关于文成公主的搞笑事件……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成公主的暗箱』事件,或者说是传言,因为有人说文成公主进藏是走了一年的,也有说走了两年的,还有人说是走了三年的……
三年版本的,配套着还有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手下禄东赞私通的……
这可是干系到了松赞干布的帽子,到底是几个色?
正常来说这条唐蕃道,只需要走一年左右,结果走了三年,其中两年去了那里?私通不是有孩子了么?文成公主和禄东赞跑路了,然后生下来了,松赞干布顶着一顶绿幽幽的帽子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了两个人,然后很大度的表示这都不算啥,那生不下了的不也是抱着养么?血缘什么的也不重要,于是最终三个人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传说故事就是故事,别把故事当成历史看待。
更何况史书之中也有猫腻呢……
同时在雪区之中还有传说,说当时禄东赞找大唐求亲,小气巴拉的李世民还拿问题刁难,然后禄东赞凭借着松赞干布的『三个锦囊』完美的解决了李世民的刁难。李世民提出一个问题,就拿一个锦囊,然后再问一个,再拿一个……
是不是有一种别样的熟悉感?
这『三个锦囊』的故事,在尼泊尔赤尊公主那边也一模一样的用过,唯一的区别就是求亲使换成了桑布扎,李世民换成了泥婆罗王。
至于什么蚂蚁牵绳索穿小洞啊,母马小马分群啊等等,基本上都是有人故意杜撰出来欺骗老百姓的,毕竟娱乐么,这可是传统,普通百姓不就是好这一口么?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和亲与否』,以及『与谁和亲』,完全是政治上的取舍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像是有个什么物品招标似的,『我有一个公主。你们都来竞争』?这是多大的娱乐精神?真是让各国求亲使一起竞争,这不是哄抬【哔】价么,根本就是完全不符合逻辑。
就拿喜欢和亲的唐朝来说,又不是只有一个公主,嫁给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也是宗室女,吐谷浑娶吐谷浑的,吐蕃娶吐蕃的,吐谷浑使臣会吃饱了撑的来搅合什么吐蕃的事?
所以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真的就是存粹娱乐么?
并不是。
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入雪区传教的光头老搞出来的。
因为在所谓多版本的『三个锦囊』故事里,有一个版本是李世民用来刁难迎亲大使禄东赞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有无十善法』、『有无寺院,上师供养』和『有无财货供应』……
就像是农民相信皇宫里面的皇帝老儿是拿着金锄头耕田,皇后娘娘是拿着银扫把打扫庭院一样,佛教那些编撰故事的高僧,他们或许觉得他们推行了『十善法』,那别的国家,比如大唐、尼泊尔什么的,用的也一定是『十善法』。
至于为什么讲吐蕃王的故事,那是因为传教过程当中,为了吸引更多的百姓聆听,有什么比大人物的『风流韵事』更吸引人的?
可惜,中原从始至终都是土地为主的大地主社会,掌控话语权的是士族集团,从来都不是宗教集团,就算是李世民是个智能低下的皇帝,也不可能问出连续两个有关佛教的问题,而且还将佛教问题摆在前面……
因此,传教士重要不重要?或者说,靠谱一些的传道士,不至于搞出这种不知道是抹黑还是添彩的事情的传道士,重不重要?
要是传道士派遣得不好,说不得什么时候斐潜在若干年后,就像是松赞干布的传闻一样,突然头上就多了一顶绿幽幽的帽子,然后就变得跟唐王李世民一样的提那种白痴的问题。
斐潜觉得,如果大汉当下,... -->>
在刘协和曹老板得到了『意外之喜』的时候,斐潜这里也迎来了属于他的『取经者』。
没错,不是大汉的人去『取经』,而是别的人到长安这里来『取经』。
而且这经书也不是佛经,而是道经。
说起来是因为斐潜在五方上帝教派上的推行动作做得不错,至少是在雪区那边表现的不错,然后吸引了大量的雪区民众信奉,但是前往雪区的传道士并不是人人都能像是玄奘一般聪慧,有很多的道经内容其实也很含湖,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说法,甚至会出现这个传道士和那个传道士讲的内容相互矛盾的情况。
这就像是佛教早期在华夏本土内传播一样,起初只有一种,后来就变成了很多种,然后这很多种里面有的甚至除了供奉同一个佛祖之外,似乎其他的东西都完全不同了。
当斐潜知道了有人前来取经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是十分的意外,决定还是要好好安排一下,毕竟斐潜头上还挂着一个什么什么真人的名号呢……
『公达派人接触过这几个人,』斐潜看了看桌桉之上荀攸上报的行文,然后说道,『某是大体上了解了一些……嗯,请公达跟诸位也说明一下……』
荀攸拱了拱手,『此次求经使者,原一十有五,然于途中失足坠亡者二,病不得愈有三,半途癫狂妄语不得行三人,至大小川前又遇贼,被杀四人,至陇右之时便是仅存三人矣。陇右驿站初以为流民野人,引而度其衣食,询问之,方知其事,便转报至长安……』
斐潜有指定屯田政策,收拢流民野人落户,是有赏钱和功勋的,所以在斐潜地盘边缘的驿站兵营什么的,才会主动去收拢这些人。毕竟历史上边疆杀些野人,拿其首级冒功的,其实真不算是少数。
有时候矛盾就是这么产生的。
如果斐潜没有这样的相关政策,或者说这些政策执行起来的时候还没有砍首级来的简便,或是效益大,那么这些远道而来,原本像是『雪区玄奘』这一类的苦修者,就被抓起来砍了头,那么还有下一次么?
如此一来,如何能将华夏的文明火种传递出去?
真以为文化传播就像是游戏里面的那样,放在那边不管,然后就看着颜色慢慢渗透?
『人还在陇右,还没有出发吧?』斐潜问道。
荀攸点头,『使者身体亏虚,要稍微养几天。』
斐潜颔首,『让文和派医师过去……此外,多派几个机灵的,找他们学一下他们的语言……』
荀攸表示记住了。
斐潜示意荀攸继续。
荀攸继续给众人在介绍着:『此雪区之使,循文远将军进军之路而出……』
荀攸在地图上指点着,叙说着他从那几个使者身上得到的一些信息,而斐潜听着听着,思绪就有些飘扬了起来。
雪区来的取经人,嗯,苦修道人么,走的是北线,也就是走得西宁线。
其实古代进入雪区的道路有很多,南面的路线么,一条是从川蜀进去,另外一条是从云南进去。川蜀线比较早,路比较崎区,基本上都是在爬山下山,但是相对来说气候比较温和一些,难走原因是山。云南线和川蜀线类似,也是爬山,目前还未完全成形,比川蜀线近一点,但问题是从长安到云南,也就是建宁以南实际上也不近,只有从交趾走云南线才算是比较划算一些。
北线么,也就是西宁线,最大的问题倒不是爬山了,因为到了陇右,其实海拔高度和雪区相差不大了,到了青海湖一带往南,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山要爬,而是要穿过多块的无人区……
其实在西宁线再往北,还有一条号称是华夏最艰难的路线,从西域直接进雪区。这条路线也不像是西南线要翻越那么多的山,但是无人区比西宁线要多得多……
西宁线,也被称之为唐蕃道。
历史上文成公主就是走的这条线。
那么走这条路线需要多长时间呢?
斐潜脸上浮现出了一些笑意,旁人以为他听着开心愉悦,其实斐潜是想到一个关于文成公主的搞笑事件……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成公主的暗箱』事件,或者说是传言,因为有人说文成公主进藏是走了一年的,也有说走了两年的,还有人说是走了三年的……
三年版本的,配套着还有说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手下禄东赞私通的……
这可是干系到了松赞干布的帽子,到底是几个色?
正常来说这条唐蕃道,只需要走一年左右,结果走了三年,其中两年去了那里?私通不是有孩子了么?文成公主和禄东赞跑路了,然后生下来了,松赞干布顶着一顶绿幽幽的帽子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了两个人,然后很大度的表示这都不算啥,那生不下了的不也是抱着养么?血缘什么的也不重要,于是最终三个人快乐的生活在了一起。
传说故事就是故事,别把故事当成历史看待。
更何况史书之中也有猫腻呢……
同时在雪区之中还有传说,说当时禄东赞找大唐求亲,小气巴拉的李世民还拿问题刁难,然后禄东赞凭借着松赞干布的『三个锦囊』完美的解决了李世民的刁难。李世民提出一个问题,就拿一个锦囊,然后再问一个,再拿一个……
是不是有一种别样的熟悉感?
这『三个锦囊』的故事,在尼泊尔赤尊公主那边也一模一样的用过,唯一的区别就是求亲使换成了桑布扎,李世民换成了泥婆罗王。
至于什么蚂蚁牵绳索穿小洞啊,母马小马分群啊等等,基本上都是有人故意杜撰出来欺骗老百姓的,毕竟娱乐么,这可是传统,普通百姓不就是好这一口么?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和亲与否』,以及『与谁和亲』,完全是政治上的取舍的问题,又怎么可能像是有个什么物品招标似的,『我有一个公主。你们都来竞争』?这是多大的娱乐精神?真是让各国求亲使一起竞争,这不是哄抬【哔】价么,根本就是完全不符合逻辑。
就拿喜欢和亲的唐朝来说,又不是只有一个公主,嫁给吐谷浑王的弘化公主也是宗室女,吐谷浑娶吐谷浑的,吐蕃娶吐蕃的,吐谷浑使臣会吃饱了撑的来搅合什么吐蕃的事?
所以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真的就是存粹娱乐么?
并不是。
这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入雪区传教的光头老搞出来的。
因为在所谓多版本的『三个锦囊』故事里,有一个版本是李世民用来刁难迎亲大使禄东赞的三个问题分别是『有无十善法』、『有无寺院,上师供养』和『有无财货供应』……
就像是农民相信皇宫里面的皇帝老儿是拿着金锄头耕田,皇后娘娘是拿着银扫把打扫庭院一样,佛教那些编撰故事的高僧,他们或许觉得他们推行了『十善法』,那别的国家,比如大唐、尼泊尔什么的,用的也一定是『十善法』。
至于为什么讲吐蕃王的故事,那是因为传教过程当中,为了吸引更多的百姓聆听,有什么比大人物的『风流韵事』更吸引人的?
可惜,中原从始至终都是土地为主的大地主社会,掌控话语权的是士族集团,从来都不是宗教集团,就算是李世民是个智能低下的皇帝,也不可能问出连续两个有关佛教的问题,而且还将佛教问题摆在前面……
因此,传教士重要不重要?或者说,靠谱一些的传道士,不至于搞出这种不知道是抹黑还是添彩的事情的传道士,重不重要?
要是传道士派遣得不好,说不得什么时候斐潜在若干年后,就像是松赞干布的传闻一样,突然头上就多了一顶绿幽幽的帽子,然后就变得跟唐王李世民一样的提那种白痴的问题。
斐潜觉得,如果大汉当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