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择吉的书有哪些 > 第3章灶台上供奉灶神(第2页)

第3章灶台上供奉灶神(第2页)

留在其生前所居住的屋内。如果不加以祭祀

便会成为无嗣孤魂,而产生不平或怨气,会使居住者的家庭不合睦,甚至有生病事业不顺等种种不幸的事。因此,居住在此宅地的人家,不得不随民俗祀拜,以免惹祸,或有不吉利的事发生。房屋的原地主就是地基主,俗称“开基主”“宅神”或“地龙公”,被民间视为疠神。

为了避免地基主的作祟,保佑合家平安事事顺利,许多人于农历初二十六拜土地公时,另行祀拜“地基主”。此外,在搬家(特别是搬入曾经有人居住过的房

78

子)安神位及年节如端午尾牙除夕时都要祭拜地基主。

地基主因为众多,且每宅地基主不同,所以无特定的神号。因而一般没有供奉神位或神像,民众祭拜时只要在房屋的前门或后门摆设供品,向屋内祭拜即可。

民间各地的动土祈吉

动土又称“起土”,民间一般在建造房子或整修房子而必须动工挖土时,必定先选择适宜动土的吉日良时,并且在动土当日准备供品纸钱祭拜土地神,以祈求顺利平安。不同地区,民间的祭拜方式不同。

在江苏,一般先由主家在宅基四角锄地三下,然后由泥瓦匠接手开挖地槽。在界址的四角要用大锹挖出深坑,坑内由主人家撒入茶叶稻米谷粒,再打下木桩,盖上泥土。

在青海河湟地区,动土仪典上要在地基中埋下“宝瓶”。所谓宝瓶,系一口大瓷瓶,内装谷粮八宝发面海龙海马地胆及其他中药,盖上红布,用红绳束扎。俗信下了宝瓶,则阳宅旺,阴宅稳,家道兴,子孙昌盛,福寿绵长。

在破土开沟中撒下茶米,作为宝瓶的简化,是各地多见的土木风俗。撒茶米时,往往要唱以吉祥词语为主调的歌谣,以对建筑物加以烘托和渲染。

下宝瓶或茶米,具有多重吉祥取意。首先,他们是作为敬献地神的祭品,充当人神沟通的媒介,以使土木活动受到神的保佑。其次,茶树不可移植,需用茶种,米谷作为种子,隐含勃勃生机,因此茶米具有生根得阳的象征寓意。再次,米谷之用含积粮防荒的祈愿。宝瓶中的谷粮及直接撒入角坑中的茶米,都被视作为“嘉禾”。所以,宝瓶茶米作为建筑仪典中常用的吉祥物,隐含着对主家品德的褒美与赞颂。

民间的动土习俗,有些虽然不可取,但是人们的这种祈吉的愿望是无可厚非的。

“上梁”被人们视为建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民间认为,上梁是否顺利,不仅关系到房屋的结构是否牢固,还关系到居住者今后是否兴旺发达。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凡事都

讲究礼仪。建房作为生产生活中的一件大

大事,各种仪式当然必不可少。建房中的礼仪

中其实是一种求吉礼仪。人们举行这些仪式的

国目的是祈求房屋永固生活美满。

上其中,上梁是新屋大功告成的主要标

下志,过去农村有句俗语:“房顶有梁,家中

五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可见梁在老

千百姓心目中的重要性,所以每逢“上梁”都

要举行隆重的庆贺仪式。

80

在上梁之前,祭梁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梁木制作完成后,主人选定吉日良辰上梁,寓意吉祥。届时,亲朋好友都要来致贺祝福,礼品以糕和粽为多,取团团圆圆高中金榜的祝福意思。上梁前,有的地方还要将摆有鲤鱼猪头顶升糕兴隆馒头和甘蔗等物的供桌抬进即将上梁的新屋,以祈求新屋落成后,能兴隆旺盛步步高升,日子过得像甘蔗般越来越甜。

然后,木工师傅抬梁上架,在鞭炮声中,两人抬梁登梯步步上升,由主持建房的师傅口诵祝福词,如“手扶金梯步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新屋主家千年福,儿孙满堂万代安”之类。等梁木抬至屋脊安放在屋顶后,置酒菜于梁木两端,请抬梁人细酌慢饮。此时,主人要以红布披梁,并向建屋的工人分赠红包,以求吉利。在四川等地,要在梁木上悬贴写有“吉福”的大红纸,抬梁的人手提滴血的大公鸡抬梁上梯,边走边唱祝福歌词:“左手推开公鸡脚,右手挽来凤凰升,新屋建成鸿福至,谷丰畜旺人欢笑。”

此外,上梁这一天不能和房主一家任何人相冲,否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其他人的生肖如果与上梁的时辰相冲相克,要回避;“骑马带彰者”(即来月经的女人和带孝人)也必须回避。

上梁仪式最热闹的程序是“抛梁”。梁上好后,工匠站在梁上,将屋主准备好的馒头糕团红枣等抛向早已等候在新屋楼下前来祝福的嘉宾和看热闹的人群,人们争相抢夺丢下来的馒头红枣等。旧时,人们相信能够建新屋的人是有福之人,能拾得新屋上梁时抛下的东西,就能够沾上主人家的福气而交上好运。

在“抛梁”时,匠人还要说吉利话,他们常说:“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挂双喜;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做状元;抛梁抛到北,囤囤白米年年满。”抛梁结束后,众人退出新屋,让太阳晒一下屋梁,这叫做“晒梁”。最后,主人设宴款待匠人帮工和亲朋好友,并分发红包,整个上梁仪式结束。

上梁祈福习俗不仅汉族有,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如湘西的苗族,把梁上的祈福全部融入到上梁歌中:“福月良日,天地开张,跨进中堂,一踩长命富贵,二踩金玉满堂,三踩三元祖敬,四踩四季发财,五踩五子登科,六踩六合同春,七踩七子团圆,八踩八洞神仙,九踩天长久远,十踩富贵双全。”

现在,人们对上梁也非常重视,发展到今天,上梁已不仅仅是建筑工序,更寄托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尽管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但其中祈盼幸福平安的用意是相同的。

安灶是新屋建成后的重要礼俗。民以食为天,所以民间历来很注重灶,这样灶神就很容易成为崇拜的化身。老百姓希望灶神能够“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逐渐形成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安灶敬灶习俗。

灶是烹饪食物的专门场所,民众对锅灶的重视是无与伦比的。在南方农村,新屋

大落成,升灶仪式须由族中尊长主持,第一把中火要由家长点燃。因此,安灶是中国建筑风国俗中的重要事项,有时间空间工匠用

上料布局彩画书写等讲究。下安灶,又称“打灶”。旧时人家要选五千年

82

定吉日打灶,按《玉匣记》的说法,正八月的戌丑日,三四月的子,五六月的寅巳日,七八月的辰未日,九十月午酉日,冬腊月的申亥日为砌灶的吉日。

传统习俗认为,灶火有压煞的作用,因此宜把灶炉放于凶煞房,面朝吉利房。新的灶的空间位置以坐东面西为吉,不可面东或向北。发火的炉灶应在一个偏角,不能居于中央,也不要正对着客厅主卧室等重要房间的门。对厨房的整体设计,应当以三面靠一面人气为好,因为厨房是主食之星,应当是藏风聚气的,这样才能家道兴旺。还有的以小瓶贮米茶砌入灶内,并加“和顺钱”(即政和钱宣和钱顺治钱的合称)各一枚,埋入灶内,灶上建“灶司堂”,灶成请灶神后,然后升火。

砌新灶时,有的习惯砌三眼灶,外面为外镬(小锅),炒菜用;中间为中镬(习惯锅),煮饭烧菜用;里面是大镬(大锅),煮猪食蒸谷用。外加两只小调镬,有的灶外沿还有紫铜汤镬一二只,调镬汤镬多半是作温热水用。在灶头靠外镬处的上方,有翘角的神龛,内设灶神菩萨的神座,一般是一块有座的木牌,上缚一张灶君神马,前置香炉烛台,逢年祭祀。新灶头上要绘画写字,画多为花鸟山水万年青鲤鱼跳龙门等。字多“福禄寿喜”“生财有道”“勤劳致富”“五谷丰登”“人财两旺”等。在外龛侧面为竖写的“米中用水”四字,从“米”到“水”字中间一竖连贯到底。另一侧面,写一个“有”字,表示蹲到有柴立起有米,生活丰足样样有。灶洞口上方的灶壁上,必须写上“火烛小心”四个大字,其中“火”字倒写,新灶砌成,主家要烧一锅新灶汤团给瓦工师傅吃。

人们对砌灶的工匠也有要求,不仅要手艺好,而且必须是夫妻双全的。同时,砌筑大灶的砖头多选新砖或老灶砖,不得用杂砖,更不能用粪坑砖。砌灶时,在灶下或埋入茶米,或放入“和顺钱”,即北宋的“宣和通宝”或“政和通宝”与清代的“顺治通宝”各一枚。

建筑中的装饰物及装饰图案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美观的要求,更强烈地反映出人们对于人生的祈求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它们也是幸福长寿富贵志向的化身。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打卡万千世界  神临天穹  绝世极品兵王  异界东方龙  道槃  报恩  美漫之教父  流年沉醉忆盛夏安盛夏权耀  大炼师  绑定功德系统后,老祖宗她不装了  我的文字化生活  蠢贼一箩筐  欢乐大暴走  网红拯救世界  游戏龙龙  勾魂夺天  穿越去做假太子  发现我的尸体  遮天之无始之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