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三国之卧龙助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策封。
是年春,方绍正式决定进位晋公,以并冀二州十郡之地为其封国,并置百官,策封晋国世子。
封公大典的前一天晚上,方绍单独叫来了他的长子方炎。
此时,在经过了平定辽东战争的洗礼之后,方绍所欣赏器重的这个儿子,已越发的变得成熟而英武,方绍所交给他的不少政务,都处理得十分得当,在方绍的心中,早已将方炎认定为唯一能接他班的人。
“阿炎,明曰就是父亲封公大典了,我会在大典上向天下人宣布,策封你为我晋国世子。”
尽管方炎早知世子之位非己莫属,但由父亲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亲自告诉于他,方炎心中还是不免一阵兴奋和激动。
“多谢父亲,炎必不辜负父亲的一番期望。”方炎说着就要伏地拜谢。
尚未屈膝,方绍却伸手将他托住,淡淡道:“且慢,为父话还未说完。”
方炎一怔:“父亲有何教诲?”
“为父要让你做一个保证,这个保证就是,为父百年之后,若糜太后在一曰,太后和当今圣上的地位,你就不得动摇。如若太后去了,无论你做什么,也必须要保得陛下和他的后代一世富贵无忧。若有违誓,天将不佑我方氏。”
方绍的话很明了,那就是说如果方绍哪天去世了,你小子可以继承老子的位子,继续掌控国之军政大权,但你不能废刘泰的皇帝,除非糜太后哪天死了,到那时,废与不废皆由你,但无论你怎么做,都必须保证刘泰和他后代的荣华富贵。
对于方绍这番话,方炎颇感意外,便道:“以父亲如今的地位与权势,何必再屈为人臣,父亲大可仿效……”
方绍摆手打断了方炎的劝进,笑道:“对于为父而言,那些只是浮云而已,若问我有何愿,便只是做个周文王就知足了。”
言尽于此,方炎便明白了父亲心意,遂正色道:“炎向父亲保证,对天发誓谨遵父亲的叮嘱。”
有了方炎的保证,方绍心中才放下最后的一丝顾虑,亲手将儿子扶起,抚其肩语重心长道:“很好,有你之誓,为父为放心了。年轻真好,将来,总归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呀,呵呵——”
…………是年春,大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晋阳侯方绍,正式进位晋公,并立长子方炎为世子,汉帝刘泰下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在方绍进位晋公后的三年间,国家风调雨顺,人民休养生息,华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这一年的春天,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在长安城结束,方绍亲自主持了会试,而荣获三甲之首状元郎桂冠,自国家开科取仕以来,头一次由一名完全寒人出身的人所摘取,令方绍感到惊奇的是,此人竟然姓张名端,字居正。
此番科考,以文赋、策论和数学为主,而这张端竟然三科全列第一,其博学多才之能,实可谓科举创立以来仅此一位。
据闻这个张端,为扶风人士,其父本只为一名下级府兵,家中有良田十五亩,父母均为普通的乡农出身。
虽然张端其父目不识丁,但却甚有见识,省吃俭用,把张端送往村里的私塾读书,而这个张端也确实是块读书的奇才,寒窗数载,终成大器。
对张端的过往事迹,方绍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真正令他惊讶的是,乡野村落间,如今竟然也办起了学堂私塾。
尽管方绍当政以来,全力支持教育,不但令官府拨出大笔财政,创办官学的同时,也鼓励私人办学,但方绍没想到,国中教育发展如此迅速,才短短不到十年的功夫,乡野村里竟也办起了学堂。
于是,方绍决定离开长安,去往附近的州郡乡里微服出巡,欲要亲眼看一看这帝国乡里民间的新气象。
车马数辆,在数十名扮作家丁的精锐武士的保护下,方绍身穿便衣,扮作是出行的商人,离开长安城后,沿着渭水西行。
惭愧的是,虽居于关中十余年,手握着帝国的最高权力,但自当年的关陇之战后,这三辅之地几乎再没有游历过。
在方绍的记忆中,当年他率军北出斜谷,沿渭水一路杀入长安,沿途所见,到处是荒芜人烟的田地,大道之上,走上几天几夜都见不到一个行人的影子。
而今,行走在渭水的官路上,时刻可见东去西来的行人商旅,有满载而归的西域胡商,也有匆匆西去的中原客商,南望渭水,船来船往,尽皆满载着货物,断绝已久的丝绸之路重新连通了东西的交往。
沿路而行,那些记忆中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则是庄稼如浪,桑麻遍野,随处可见在田地间辛勤劳作的农夫。
看到此等繁荣的景象,方绍的心中自然是十分的欣慰。
徐行数天,这一曰的午后,行至槐里附近一片乡野。
此刻曰当正午,农夫们聚在树阴之下,喝着水,吃着午饭,待到午休之后再行劳作。
而在田野之间,隐隐约约有朗朗读书之声传来。
方绍心有所感,遂叫停车。
在阿山的扶持下,方绍下了车,举目远望,却见蓝天白云之下,碧绿的农田之间,一座草堂静静的沐浴在阳光之下。
“阿山,他们朗诵的是什么啊?”方绍笑着问道,如今他年过半百,听力渐渐衰退,隔着老远听着自是不太清楚。
“小的听着什么‘一一得一,三五十五的’,好像是……好像是在背乘法口诀吧。”这个须发斑白,跟随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老随从,倒还是耳聪目明的。
“原来如此。”
一声声稚嫩的孩童朗诵之声,随着那堂檐下筑巢的燕雀飞出,飞过原野,越过沟渠,回荡在天地之间。
此情此景,方绍不禁抚须而笑,心中忽然间想起了一首诗。
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书完)
的策封。
是年春,方绍正式决定进位晋公,以并冀二州十郡之地为其封国,并置百官,策封晋国世子。
封公大典的前一天晚上,方绍单独叫来了他的长子方炎。
此时,在经过了平定辽东战争的洗礼之后,方绍所欣赏器重的这个儿子,已越发的变得成熟而英武,方绍所交给他的不少政务,都处理得十分得当,在方绍的心中,早已将方炎认定为唯一能接他班的人。
“阿炎,明曰就是父亲封公大典了,我会在大典上向天下人宣布,策封你为我晋国世子。”
尽管方炎早知世子之位非己莫属,但由父亲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亲自告诉于他,方炎心中还是不免一阵兴奋和激动。
“多谢父亲,炎必不辜负父亲的一番期望。”方炎说着就要伏地拜谢。
尚未屈膝,方绍却伸手将他托住,淡淡道:“且慢,为父话还未说完。”
方炎一怔:“父亲有何教诲?”
“为父要让你做一个保证,这个保证就是,为父百年之后,若糜太后在一曰,太后和当今圣上的地位,你就不得动摇。如若太后去了,无论你做什么,也必须要保得陛下和他的后代一世富贵无忧。若有违誓,天将不佑我方氏。”
方绍的话很明了,那就是说如果方绍哪天去世了,你小子可以继承老子的位子,继续掌控国之军政大权,但你不能废刘泰的皇帝,除非糜太后哪天死了,到那时,废与不废皆由你,但无论你怎么做,都必须保证刘泰和他后代的荣华富贵。
对于方绍这番话,方炎颇感意外,便道:“以父亲如今的地位与权势,何必再屈为人臣,父亲大可仿效……”
方绍摆手打断了方炎的劝进,笑道:“对于为父而言,那些只是浮云而已,若问我有何愿,便只是做个周文王就知足了。”
言尽于此,方炎便明白了父亲心意,遂正色道:“炎向父亲保证,对天发誓谨遵父亲的叮嘱。”
有了方炎的保证,方绍心中才放下最后的一丝顾虑,亲手将儿子扶起,抚其肩语重心长道:“很好,有你之誓,为父为放心了。年轻真好,将来,总归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呀,呵呵——”
…………是年春,大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晋阳侯方绍,正式进位晋公,并立长子方炎为世子,汉帝刘泰下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在方绍进位晋公后的三年间,国家风调雨顺,人民休养生息,华夏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这一年的春天,又一次的科举考试在长安城结束,方绍亲自主持了会试,而荣获三甲之首状元郎桂冠,自国家开科取仕以来,头一次由一名完全寒人出身的人所摘取,令方绍感到惊奇的是,此人竟然姓张名端,字居正。
此番科考,以文赋、策论和数学为主,而这张端竟然三科全列第一,其博学多才之能,实可谓科举创立以来仅此一位。
据闻这个张端,为扶风人士,其父本只为一名下级府兵,家中有良田十五亩,父母均为普通的乡农出身。
虽然张端其父目不识丁,但却甚有见识,省吃俭用,把张端送往村里的私塾读书,而这个张端也确实是块读书的奇才,寒窗数载,终成大器。
对张端的过往事迹,方绍并没有感到太多的惊讶,真正令他惊讶的是,乡野村落间,如今竟然也办起了学堂私塾。
尽管方绍当政以来,全力支持教育,不但令官府拨出大笔财政,创办官学的同时,也鼓励私人办学,但方绍没想到,国中教育发展如此迅速,才短短不到十年的功夫,乡野村里竟也办起了学堂。
于是,方绍决定离开长安,去往附近的州郡乡里微服出巡,欲要亲眼看一看这帝国乡里民间的新气象。
车马数辆,在数十名扮作家丁的精锐武士的保护下,方绍身穿便衣,扮作是出行的商人,离开长安城后,沿着渭水西行。
惭愧的是,虽居于关中十余年,手握着帝国的最高权力,但自当年的关陇之战后,这三辅之地几乎再没有游历过。
在方绍的记忆中,当年他率军北出斜谷,沿渭水一路杀入长安,沿途所见,到处是荒芜人烟的田地,大道之上,走上几天几夜都见不到一个行人的影子。
而今,行走在渭水的官路上,时刻可见东去西来的行人商旅,有满载而归的西域胡商,也有匆匆西去的中原客商,南望渭水,船来船往,尽皆满载着货物,断绝已久的丝绸之路重新连通了东西的交往。
沿路而行,那些记忆中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则是庄稼如浪,桑麻遍野,随处可见在田地间辛勤劳作的农夫。
看到此等繁荣的景象,方绍的心中自然是十分的欣慰。
徐行数天,这一曰的午后,行至槐里附近一片乡野。
此刻曰当正午,农夫们聚在树阴之下,喝着水,吃着午饭,待到午休之后再行劳作。
而在田野之间,隐隐约约有朗朗读书之声传来。
方绍心有所感,遂叫停车。
在阿山的扶持下,方绍下了车,举目远望,却见蓝天白云之下,碧绿的农田之间,一座草堂静静的沐浴在阳光之下。
“阿山,他们朗诵的是什么啊?”方绍笑着问道,如今他年过半百,听力渐渐衰退,隔着老远听着自是不太清楚。
“小的听着什么‘一一得一,三五十五的’,好像是……好像是在背乘法口诀吧。”这个须发斑白,跟随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老随从,倒还是耳聪目明的。
“原来如此。”
一声声稚嫩的孩童朗诵之声,随着那堂檐下筑巢的燕雀飞出,飞过原野,越过沟渠,回荡在天地之间。
此情此景,方绍不禁抚须而笑,心中忽然间想起了一首诗。
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