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造作时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连出门的次数都减少了,拿着银子也没处花。
她把花府婢女把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拉去京兆府打板子的事,跟顺安公主讲了一遍:“早知道后面会发生这种好戏,我昨天下午就不该跟二公主一起走,怎么也要厚着脸皮留下来。”
“你的意思是说,事情发生的时候,太子也在场?”顺安公主有些意外,乐阳一直有意拉拢太子,还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太子做太子妃。皇兄待乐阳也比对她好,太子看到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被花家下人带走,就没有阻拦?
如果说顺安公主心中有个最讨厌的人排行榜,乐阳长公主名字绝对排在第一,而且还是用粗豪笔特意加粗加大的那种。
她会这么讨厌太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乐阳身上。
她从小就跟乐阳不合,偏偏乐阳手段阴险,不仅处处陷害她,连她后来挑选驸马,乐阳也处处从中作梗。
再后来她产下嘉敏时差点一尸两命,驸马舍不得她受苦,便决定不再要其他孩子。乐阳每次回京,总会在她面前提什么孩子,儿子的,实在让她心烦。
在顺安公主心里,贱人是分两类的,一类贱人只会让人又气又无奈,甚至还有让她敬畏的地方,卫明月是此种代表。还有一种贱人让人恶心得吃不下饭,恨不得一巴掌呼死她,乐阳就是此类佼佼者。
都是贱人,卫明月的讨喜程度,能甩乐阳一百九十九条街。
“太子与花琉璃……是好友,太子自然是偏向花家的。”嘉敏不敢说太子可能喜欢病逝的谢郡主,现在花琉璃就是谢郡主的替身,便找了个借口:“太子虽然不好相处,但也见不得官员仗势欺压百姓,他偏向花家也有可能的。”
“以太子的狗脾气,做出这种事好像也不让我感到意外。”顺安公主还记得几年前,有官员贪污受贿,圈地驱赶农人,被太子知道后,半点脸面都不给,短短一个月内,这几个官员被一贬再贬,最后发配到了苦寒之地服役。
从那以后,整个大晋的圈地之风小了很多,到现在都不敢复燃。当然,有关太子性格暴戾的传言,也是越来越多了。
不管为了什么,反正太子让乐阳老贱人没脸了。一时间,顺安公主觉得太子也没那么讨厌了。
三日后,乐阳长公主上奏折,请立二女儿谢瑶为郡主。
太子翻看着这道奏折,转手把这道奏折交给了赵三财。赵三财不敢看奏折的内容,躬身把奏折转呈给了昌隆帝。
昌隆帝看完奏折内容,问太子:“元溯,你觉得此事如何?”
“谢姑娘病逝不到三年,乐阳长公主便急着另立郡主,这未免太无情了些。”太子食指轻轻点了几下桌面,微笑道:“儿臣以为不妥。”
“他们家的大丫头,没有成亲,又没有子嗣,若是连郡主的名头都没有,又怎么享用香火?”昌隆帝把奏折还给太子,“你来批复便是。”
“儿臣以为父皇会保下她家大姑娘的爵位,另立二姑娘。”太子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阅了两句话。
贵府长女病逝未至三年,此事日后再议。
“到底是外人,朕总要顾及儿子跟未来儿媳的心情。”昌隆帝道,“臭小子,看在朕为你做恶人的份上,近来你就安安分分地帮着朕处理政务,在百国宴结束前,你别想乱跑。”
昌隆帝心里很明白,花家下人刚把乐阳长公主府的太监总管拖去京兆府打了,转头他就给长公主加恩,在外人看来,就是皇帝对花家行为不满,只是暂时隐忍不发罢了。
谁对谁错,他心里清楚得很,乐阳这种招摇的行为,不能惯着。
更何况,再怎么说,能照顾未来亲家的面子,那就要好好照顾。亲家间有毛病,会影响儿女感情的。
自家儿子脾气这么差,他这个做老父亲的,总要替他多考虑一些。
太子把批好的奏折放到一边,拿起另一本奏折,这是一道请安折子,他随手在上面打了一个勾便扔到一边:“父皇,京城好儿郎这么多,您把儿臣天天拘在御书房,万一您未来儿媳妇被别人勾引走了怎么办?”
昌隆帝皱了皱眉,他看了看自家儿子那张俊俏的脸:“别担心,你除了身份尊贵外,还有一个优势。”
太子抬头看自家父皇。
“你长得好看。”昌隆帝道,“别的儿郎不及你。”
太子叹息:“父皇,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儿臣觉得,您还是要放儿臣出门。”
昌隆帝惊呆了,儿子为了出宫,什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得出口?
“罢了罢了。”昌隆帝摆手,“三天可出宫一次,缺什么去朕的私库拿。”
“父皇,您不仅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好皇帝,还是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
“是啊。”昌隆帝面无表情冷笑,“朕这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却没有一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儿子。”
太子默默垂首,继续帮着昌隆帝批奏折。
这道奏折是工部侍郎林舟呈上来的折子,说是想在京郊做一些试验田,希望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太子把折子递给了昌隆帝。
“你以为如何?”昌隆帝问太子。
“农乃百姓根本,儿臣以为可行。”太子道,“不仅如此,还要甄选工部擅农事的官员负责此事。”
“你觉得林舟做不好这件事?”
“儿臣只是觉得,他一个人做不好这件事。”太子拿来工部官员的名单,在上面勾选了几个名字,“父皇以为这几人如何?”
这些人有皇室后代,有世家贵族,也有武将后代与文人后代。
“好。”昌隆帝欣慰一笑,“就照你的意思办。”
奏折批完以后,昌隆帝忽然道:“元溯,朕欲把京城禁卫军交给花应庭。”
太子诧异地看着昌隆帝。
“朕与应庭年龄相仿,朕还在兢兢业业批阅奏折,他又怎么能赋闲在家?”昌隆帝笑道,“总要找些事情给他做。”
太子面色几经变幻:“这等大事,全由父皇做主。”
连出门的次数都减少了,拿着银子也没处花。
她把花府婢女把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拉去京兆府打板子的事,跟顺安公主讲了一遍:“早知道后面会发生这种好戏,我昨天下午就不该跟二公主一起走,怎么也要厚着脸皮留下来。”
“你的意思是说,事情发生的时候,太子也在场?”顺安公主有些意外,乐阳一直有意拉拢太子,还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太子做太子妃。皇兄待乐阳也比对她好,太子看到乐阳长公主府太监总管被花家下人带走,就没有阻拦?
如果说顺安公主心中有个最讨厌的人排行榜,乐阳长公主名字绝对排在第一,而且还是用粗豪笔特意加粗加大的那种。
她会这么讨厌太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乐阳身上。
她从小就跟乐阳不合,偏偏乐阳手段阴险,不仅处处陷害她,连她后来挑选驸马,乐阳也处处从中作梗。
再后来她产下嘉敏时差点一尸两命,驸马舍不得她受苦,便决定不再要其他孩子。乐阳每次回京,总会在她面前提什么孩子,儿子的,实在让她心烦。
在顺安公主心里,贱人是分两类的,一类贱人只会让人又气又无奈,甚至还有让她敬畏的地方,卫明月是此种代表。还有一种贱人让人恶心得吃不下饭,恨不得一巴掌呼死她,乐阳就是此类佼佼者。
都是贱人,卫明月的讨喜程度,能甩乐阳一百九十九条街。
“太子与花琉璃……是好友,太子自然是偏向花家的。”嘉敏不敢说太子可能喜欢病逝的谢郡主,现在花琉璃就是谢郡主的替身,便找了个借口:“太子虽然不好相处,但也见不得官员仗势欺压百姓,他偏向花家也有可能的。”
“以太子的狗脾气,做出这种事好像也不让我感到意外。”顺安公主还记得几年前,有官员贪污受贿,圈地驱赶农人,被太子知道后,半点脸面都不给,短短一个月内,这几个官员被一贬再贬,最后发配到了苦寒之地服役。
从那以后,整个大晋的圈地之风小了很多,到现在都不敢复燃。当然,有关太子性格暴戾的传言,也是越来越多了。
不管为了什么,反正太子让乐阳老贱人没脸了。一时间,顺安公主觉得太子也没那么讨厌了。
三日后,乐阳长公主上奏折,请立二女儿谢瑶为郡主。
太子翻看着这道奏折,转手把这道奏折交给了赵三财。赵三财不敢看奏折的内容,躬身把奏折转呈给了昌隆帝。
昌隆帝看完奏折内容,问太子:“元溯,你觉得此事如何?”
“谢姑娘病逝不到三年,乐阳长公主便急着另立郡主,这未免太无情了些。”太子食指轻轻点了几下桌面,微笑道:“儿臣以为不妥。”
“他们家的大丫头,没有成亲,又没有子嗣,若是连郡主的名头都没有,又怎么享用香火?”昌隆帝把奏折还给太子,“你来批复便是。”
“儿臣以为父皇会保下她家大姑娘的爵位,另立二姑娘。”太子拿起朱笔,在奏折上批阅了两句话。
贵府长女病逝未至三年,此事日后再议。
“到底是外人,朕总要顾及儿子跟未来儿媳的心情。”昌隆帝道,“臭小子,看在朕为你做恶人的份上,近来你就安安分分地帮着朕处理政务,在百国宴结束前,你别想乱跑。”
昌隆帝心里很明白,花家下人刚把乐阳长公主府的太监总管拖去京兆府打了,转头他就给长公主加恩,在外人看来,就是皇帝对花家行为不满,只是暂时隐忍不发罢了。
谁对谁错,他心里清楚得很,乐阳这种招摇的行为,不能惯着。
更何况,再怎么说,能照顾未来亲家的面子,那就要好好照顾。亲家间有毛病,会影响儿女感情的。
自家儿子脾气这么差,他这个做老父亲的,总要替他多考虑一些。
太子把批好的奏折放到一边,拿起另一本奏折,这是一道请安折子,他随手在上面打了一个勾便扔到一边:“父皇,京城好儿郎这么多,您把儿臣天天拘在御书房,万一您未来儿媳妇被别人勾引走了怎么办?”
昌隆帝皱了皱眉,他看了看自家儿子那张俊俏的脸:“别担心,你除了身份尊贵外,还有一个优势。”
太子抬头看自家父皇。
“你长得好看。”昌隆帝道,“别的儿郎不及你。”
太子叹息:“父皇,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儿臣觉得,您还是要放儿臣出门。”
昌隆帝惊呆了,儿子为了出宫,什么不要脸的话都能说得出口?
“罢了罢了。”昌隆帝摆手,“三天可出宫一次,缺什么去朕的私库拿。”
“父皇,您不仅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好皇帝,还是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
“是啊。”昌隆帝面无表情冷笑,“朕这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父皇,却没有一个万年难得一见的好儿子。”
太子默默垂首,继续帮着昌隆帝批奏折。
这道奏折是工部侍郎林舟呈上来的折子,说是想在京郊做一些试验田,希望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太子把折子递给了昌隆帝。
“你以为如何?”昌隆帝问太子。
“农乃百姓根本,儿臣以为可行。”太子道,“不仅如此,还要甄选工部擅农事的官员负责此事。”
“你觉得林舟做不好这件事?”
“儿臣只是觉得,他一个人做不好这件事。”太子拿来工部官员的名单,在上面勾选了几个名字,“父皇以为这几人如何?”
这些人有皇室后代,有世家贵族,也有武将后代与文人后代。
“好。”昌隆帝欣慰一笑,“就照你的意思办。”
奏折批完以后,昌隆帝忽然道:“元溯,朕欲把京城禁卫军交给花应庭。”
太子诧异地看着昌隆帝。
“朕与应庭年龄相仿,朕还在兢兢业业批阅奏折,他又怎么能赋闲在家?”昌隆帝笑道,“总要找些事情给他做。”
太子面色几经变幻:“这等大事,全由父皇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