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三国全史:全两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在吕布撤出洛阳的时候,在袁绍督促下河内郡太守王匡率部靠近了黄河北岸,把主力集结在黄河上的重要渡口河阳津附近,随时准备渡河作战。
董卓命令刚刚从洛阳撤出的吕布等人在黄河以南布防,防备王匡突然出击,给他的撤退计划造成威胁。凉州军的主力击败朱儁后,仍然撤至洛阳至长安一线,董卓亲率董越部驻扎在渑池,段煨部驻扎在华阴,牛辅部驻扎在安邑,其他将领分驻在各个战略要地。
从上述部署中可以看出,并州军和凉州军的待遇很不一样,凉州军是董卓的嫡系,并州军是董卓眼中的杂牌军,说是掩护撤退,其实就是给自己垫背,如果关东联军一举把并州军消灭了,也没有多大关系。
但并州军也有很强的战斗力,他们没被消灭,吕布负责驻防的这一段黄河上至少有三个重要渡口,河阳津居中,西边有一个平阴津,东边有一个小平津关,等了几天不见动静,吕布决定主动发起攻击。
吕布把并州军分成两部,一部从东边的小平津关渡河,做出向河阳津发起攻击的阵式;另一部悄悄移动到西边的平阴津,在王匡全力迎击前一部分并州军时突然由此渡过黄河,从王匡背后发起攻击。这一招之前牛辅用过,对付的也是王匡。两面夹击之下,王匡所部再次大败,死伤殆尽,王匡仅率少数人马逃走,之后吕布从容撤退,与董卓的大部队会合。
初平二年(191)四月,带着从洛阳搜刮来的巨额财富,率领仍然十分精锐的凉州军主力,董卓来到了长安。
司徒王允率三公、九卿等百官到郊外迎接,董卓所乘的车辆到达,众人一齐参拜在车前。虽然是被敌人赶到关中的,但董卓的霸气一点儿不减,他睥睨着拜伏在脚下的人们,心里很满意。
董卓来到长安后,关中百姓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董卓任命了一个叫刘嚣的人担任司隶校尉,负责长安一带的治安和行政管理,这个人名气不大,巴结奉承却有一套,对老百姓也比较狠。
在董卓授意下,刘嚣规定无论官民,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一律诛杀,财产全部没收。忠不忠、孝不孝,这都是不太好说的事,解释权在刘嚣的掌握中,他说谁不孝谁就不孝,他想收拾谁就说谁不忠,往往先看中人家的财产,再罗织罪名。
刘嚣还鼓励大家互相揭发,结果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冤死的数以千计。长安立刻成了一个恐怖之城,大家平时在路上见了面只能互相看一眼,话都不敢说一句。谁要让董卓觉着不顺眼,那一定得倒霉,不管你是谁,资格有多老,威望有多高,概无例外。
董卓也一改之前重用士人的做法,大肆封拜亲属,他的弟弟董旻被任命为左将军,封鄠侯,他哥哥的儿子董璜为侍中,兼任中军校尉,掌握兵权,还有不少董家的人当了大官,一上朝,董家人能站成一排。
连董氏家族抱在怀里的婴儿也都封了侯,颁发金印紫绶,小孩不懂那是什么,拿着当成了玩具耍。董卓被封为郿侯,郿县在长安以西260里,即今陕西省眉县,此地离后来著名的战场五丈原非常近。董卓在郿县筑起高坛,边长二丈多,高五六尺,坛成,让他一个外孙女乘着轩金华青盖车来到这里登坛,在郿县的文武官员,包括都尉、中郎将、刺史等高级官员都到车前,引导着这个小女孩儿上到坛上,董卓让侄子董璜为使者亲自颁发印绶。
董卓还在郿县修筑了一座城堡,号称郿坞,城高与长安城相等,里面储藏着够30年吃的粮食,董卓对外宣称:“大功如可成,就称雄天下;如果不成,就守着它安度晚年!”
董卓还喜欢玩一些新花样,他亲自设计了一种奇特的车子,这种车用青色的伞盖,爪画两藩(),大家给这辆专车起了个名字叫“竿摩车”。董卓觉得很得意,也很威风,出门便坐着。只有担任侍中的蔡邕平时还敢在董卓面前说几句,蔡邕认为天子和大臣乘坐的车子都有规定和讲究,董卓这么胡来很不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劝。正巧,长安这时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地震,董卓有点紧张,问蔡邕是什么原因,蔡邕趁机对董卓说:“这说明地下阴气太盛,是大臣逾制所造成的。您乘坐的青盖车不符合制度,大家都认为有点不恰当。”董卓还真虚心接受了蔡邕的批评,改乘皂色伞盖的车子。
董卓很快被刘嚣这样的小人所包围,大家一致认为,董太师的丰功伟绩无人能比,当太师有点委屈了,于是参照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先例,要给董卓再上一个尊称,叫“尚父”。
人家姜子牙不仅是宰相,还是武王的岳父,才称尚父,董卓是什么东西,也敢把自己抬得这么高。但心里想归想,没人敢说。董卓吃不准,怕弄出个历史笑话来,就此向蔡邕询问,蔡邕趁机劝道:“姜太公辅佐周室,受命讨伐殷商,所以才加上这个尊号。今明公的威德没有问题,不过我以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应该等平定了关东,车驾返回旧京,然后再做。”董卓听了,觉得有理,采纳了蔡邕的建议。
在大家眼里,蔡邕是极少数被董卓尊敬的士人之一,董卓对他的话不仅相当重视,而且平时也非常尊重他。而蔡邕似乎也甘为董卓所用,每次宴会,董卓经常让蔡邕弹琴助兴,蔡邕也很用心。然而,蔡邕内心却十分痛苦,他曾经对从弟蔡谷说:“董卓这个人性情残暴,终究会失败,我想回兖州,但道路太远了,也不知道那里的人如何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蔡谷劝他说:“你长得跟普通人不一样,走在外面容易招致大家围观,你想秘密潜逃,那也太难了。”蔡邕究竟长成什么样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听蔡谷的意思他长得应该不是一般的特别,属于那种见一面就忘不掉的人。
蔡邕听了从弟的话,这才打消逃跑的念头。
br /> 在吕布撤出洛阳的时候,在袁绍督促下河内郡太守王匡率部靠近了黄河北岸,把主力集结在黄河上的重要渡口河阳津附近,随时准备渡河作战。
董卓命令刚刚从洛阳撤出的吕布等人在黄河以南布防,防备王匡突然出击,给他的撤退计划造成威胁。凉州军的主力击败朱儁后,仍然撤至洛阳至长安一线,董卓亲率董越部驻扎在渑池,段煨部驻扎在华阴,牛辅部驻扎在安邑,其他将领分驻在各个战略要地。
从上述部署中可以看出,并州军和凉州军的待遇很不一样,凉州军是董卓的嫡系,并州军是董卓眼中的杂牌军,说是掩护撤退,其实就是给自己垫背,如果关东联军一举把并州军消灭了,也没有多大关系。
但并州军也有很强的战斗力,他们没被消灭,吕布负责驻防的这一段黄河上至少有三个重要渡口,河阳津居中,西边有一个平阴津,东边有一个小平津关,等了几天不见动静,吕布决定主动发起攻击。
吕布把并州军分成两部,一部从东边的小平津关渡河,做出向河阳津发起攻击的阵式;另一部悄悄移动到西边的平阴津,在王匡全力迎击前一部分并州军时突然由此渡过黄河,从王匡背后发起攻击。这一招之前牛辅用过,对付的也是王匡。两面夹击之下,王匡所部再次大败,死伤殆尽,王匡仅率少数人马逃走,之后吕布从容撤退,与董卓的大部队会合。
初平二年(191)四月,带着从洛阳搜刮来的巨额财富,率领仍然十分精锐的凉州军主力,董卓来到了长安。
司徒王允率三公、九卿等百官到郊外迎接,董卓所乘的车辆到达,众人一齐参拜在车前。虽然是被敌人赶到关中的,但董卓的霸气一点儿不减,他睥睨着拜伏在脚下的人们,心里很满意。
董卓来到长安后,关中百姓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董卓任命了一个叫刘嚣的人担任司隶校尉,负责长安一带的治安和行政管理,这个人名气不大,巴结奉承却有一套,对老百姓也比较狠。
在董卓授意下,刘嚣规定无论官民,有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的,一律诛杀,财产全部没收。忠不忠、孝不孝,这都是不太好说的事,解释权在刘嚣的掌握中,他说谁不孝谁就不孝,他想收拾谁就说谁不忠,往往先看中人家的财产,再罗织罪名。
刘嚣还鼓励大家互相揭发,结果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冤死的数以千计。长安立刻成了一个恐怖之城,大家平时在路上见了面只能互相看一眼,话都不敢说一句。谁要让董卓觉着不顺眼,那一定得倒霉,不管你是谁,资格有多老,威望有多高,概无例外。
董卓也一改之前重用士人的做法,大肆封拜亲属,他的弟弟董旻被任命为左将军,封鄠侯,他哥哥的儿子董璜为侍中,兼任中军校尉,掌握兵权,还有不少董家的人当了大官,一上朝,董家人能站成一排。
连董氏家族抱在怀里的婴儿也都封了侯,颁发金印紫绶,小孩不懂那是什么,拿着当成了玩具耍。董卓被封为郿侯,郿县在长安以西260里,即今陕西省眉县,此地离后来著名的战场五丈原非常近。董卓在郿县筑起高坛,边长二丈多,高五六尺,坛成,让他一个外孙女乘着轩金华青盖车来到这里登坛,在郿县的文武官员,包括都尉、中郎将、刺史等高级官员都到车前,引导着这个小女孩儿上到坛上,董卓让侄子董璜为使者亲自颁发印绶。
董卓还在郿县修筑了一座城堡,号称郿坞,城高与长安城相等,里面储藏着够30年吃的粮食,董卓对外宣称:“大功如可成,就称雄天下;如果不成,就守着它安度晚年!”
董卓还喜欢玩一些新花样,他亲自设计了一种奇特的车子,这种车用青色的伞盖,爪画两藩(),大家给这辆专车起了个名字叫“竿摩车”。董卓觉得很得意,也很威风,出门便坐着。只有担任侍中的蔡邕平时还敢在董卓面前说几句,蔡邕认为天子和大臣乘坐的车子都有规定和讲究,董卓这么胡来很不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劝。正巧,长安这时发生了一次小规模地震,董卓有点紧张,问蔡邕是什么原因,蔡邕趁机对董卓说:“这说明地下阴气太盛,是大臣逾制所造成的。您乘坐的青盖车不符合制度,大家都认为有点不恰当。”董卓还真虚心接受了蔡邕的批评,改乘皂色伞盖的车子。
董卓很快被刘嚣这样的小人所包围,大家一致认为,董太师的丰功伟绩无人能比,当太师有点委屈了,于是参照周朝开国宰相姜子牙的先例,要给董卓再上一个尊称,叫“尚父”。
人家姜子牙不仅是宰相,还是武王的岳父,才称尚父,董卓是什么东西,也敢把自己抬得这么高。但心里想归想,没人敢说。董卓吃不准,怕弄出个历史笑话来,就此向蔡邕询问,蔡邕趁机劝道:“姜太公辅佐周室,受命讨伐殷商,所以才加上这个尊号。今明公的威德没有问题,不过我以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应该等平定了关东,车驾返回旧京,然后再做。”董卓听了,觉得有理,采纳了蔡邕的建议。
在大家眼里,蔡邕是极少数被董卓尊敬的士人之一,董卓对他的话不仅相当重视,而且平时也非常尊重他。而蔡邕似乎也甘为董卓所用,每次宴会,董卓经常让蔡邕弹琴助兴,蔡邕也很用心。然而,蔡邕内心却十分痛苦,他曾经对从弟蔡谷说:“董卓这个人性情残暴,终究会失败,我想回兖州,但道路太远了,也不知道那里的人如何看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蔡谷劝他说:“你长得跟普通人不一样,走在外面容易招致大家围观,你想秘密潜逃,那也太难了。”蔡邕究竟长成什么样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听蔡谷的意思他长得应该不是一般的特别,属于那种见一面就忘不掉的人。
蔡邕听了从弟的话,这才打消逃跑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