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明末强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楼五爷回到家里才缓过神来,这时也弄明白了那许夫人打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底细,人家根本就是针对着楼家而来的。
镇原城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楼五爷再也不敢隐瞒了,一五一十报告给了楼家大公子楼船,顺便也请示一下下一步的做法。
四五天之后,楼大公子从别处调来一批人,统一归楼五爷调配,铁了心要整垮许府。
几乎一夜之间,镇原城里的十几家粮店全都挂牌开张了。粮价还压得相当低,一路跌破一文八的历史最低价。楼记粮店就更狠,直接打出一文六一斤的大米价,与街对面的梁记粮店算是耗上了。
梁记的米价降到两文一斤的时候就不再下降了。
不仅如此,楼五爷还在许府另开的几家布店,铁匠铺,酒楼,当铺隔几步路远各开了同样的店面,服务比许府的好,价格还比许府的要实惠,一心一意从价格上打压许府。
这样境况施展开来,预想中许府的反应都没看出来,反倒让镇原县衙里的黄道周和贺诚高兴坏了。城内粮食危机没有了,街上店铺的生意好像也红火了许多,原本成天冷∨≧,冷清清的街道这几日也有了些许活力。顺带的,楼家的大笔资金流入镇原,或多或少振兴了镇原城的经济,进城讨生活的苦力和前来镇原定居的百姓也陆续增多了。
而针锋相对的许府,反倒没什么反应。即便是两家布店被隔壁的楼记抢光了生意,店里面从开门到关门一个客人都没有,梁记的店面依然按时开张,按时打烊,就连店里伙计闲得打磕睡,许府都没有要服软求和的意思。
相反的,楼记的各处店面生意相当红火,每日进出的银两过万两,然而,只有楼五爷自己知道,楼记这纯粹是赔钱赚吆喝,每日里顾客络绎不绝的干的却是赔钱的买卖,把梁记挤兑得很惨,自家帐面上却也是亏损得一塌糊涂。
就这么坚持了个把月,眼看快过年了,前来店里准备年货的顾客也越来越多,楼五爷感觉再这么低价经营下去没法向楼家堡的长辈们交待,同时对许府一声不吭的做法也甚感奇怪,当下便安排人仔细盯着许府里几家店面,想看看许府的店面靠什么维持运营。
一番明查暗访下来,楼五爷这才恍然大悟,按许府这种做法,就是把整个镇原城里的货物白送出去都打压不了许府。
因为许府的店铺干的就不是正常的营生。
就比如说许府的那两间布店吧,楼五爷能看到店里大把大把地进布匹,人家就直接在店里裁剪衣赏,现制现卖,虽然店里一个月下来卖不出去十件衣裳,但也没见布店货物积压,布匹还在一车一车地进。
再比如说许府的那家当铺吧,寻常的当铺典当的那都是至少还值点钱的东西,靠的就是万一别人当出去没钱再赎回来,当铺也能拿东西去卖个好价钱。而许府的当铺却不是这么干的,据楼五爷派出去的伙计观察,许府的当铺似乎什么都能当。什么破铁锅啊,锈锄头啊,钝镰刀哪,旧棉被哪,旧衣裳哪,总之什么东西都能拿到那去换钱,好好一座典当行居然让许府的人经营成个收破烂的了。
更诡异的还是楼记对面的梁记粮店,店里坐镇的那位许夫人似乎压根就不想靠卖粮赚钱,周围的粮点米价都降到两文以下的时候,梁记仍旧不降价,不但不降价,还安排人去楼记粮店里面直接大笔大笔地买进粮食,堂而皇之地从楼记店里买出来,再走过街,直接抬进了梁记粮店里面,堂而皇之地买,堂而皇之地卖。
这事干得实在是太缺德了!楼五爷知道之后气得够怆。想全力压价又怕梁记大肆购买,让梁记捡了大便宜,不压狠了又没办法打压梁记的生意。真是狠又狠不得,松又松不得,楼五爷纠结得不行。
总之,梁记的几家店面虽然店名与别人的没什么区别,但做法却很是与众不同,似乎那镇原前知县许梁根本就没想着做生意赚钱,存心开几家店面来恶心恶心楼家大公子。
楼五爷恨得咬牙,却也无可奈何。百般无奈之下,楼五爷将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楼家大公子楼船。
楼家大公子楼船自认才华横溢,商才权谋无人能及。在陕西境内一直也是顺风顺水,但凡事情,只要楼大公子开口,基本就没有办不成的。可就是在对镇原知县许梁一事上,胡庭宴巡抚的做法让楼大公子很不爽。自己的本意是让那芝麻官儿许梁身败名裂,最好是主动跪下来求自己放他一马。结果巡抚衙门却只是摆了许梁的官儿,连品秩都未抹除,看样子随时准备东山再起。楼大公子见状就想给镇原县一点教训,也好让陕西官面上的大人们知道知道楼大公子的... -->>
楼五爷回到家里才缓过神来,这时也弄明白了那许夫人打一开始就清楚自己的底细,人家根本就是针对着楼家而来的。
镇原城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楼五爷再也不敢隐瞒了,一五一十报告给了楼家大公子楼船,顺便也请示一下下一步的做法。
四五天之后,楼大公子从别处调来一批人,统一归楼五爷调配,铁了心要整垮许府。
几乎一夜之间,镇原城里的十几家粮店全都挂牌开张了。粮价还压得相当低,一路跌破一文八的历史最低价。楼记粮店就更狠,直接打出一文六一斤的大米价,与街对面的梁记粮店算是耗上了。
梁记的米价降到两文一斤的时候就不再下降了。
不仅如此,楼五爷还在许府另开的几家布店,铁匠铺,酒楼,当铺隔几步路远各开了同样的店面,服务比许府的好,价格还比许府的要实惠,一心一意从价格上打压许府。
这样境况施展开来,预想中许府的反应都没看出来,反倒让镇原县衙里的黄道周和贺诚高兴坏了。城内粮食危机没有了,街上店铺的生意好像也红火了许多,原本成天冷∨≧,冷清清的街道这几日也有了些许活力。顺带的,楼家的大笔资金流入镇原,或多或少振兴了镇原城的经济,进城讨生活的苦力和前来镇原定居的百姓也陆续增多了。
而针锋相对的许府,反倒没什么反应。即便是两家布店被隔壁的楼记抢光了生意,店里面从开门到关门一个客人都没有,梁记的店面依然按时开张,按时打烊,就连店里伙计闲得打磕睡,许府都没有要服软求和的意思。
相反的,楼记的各处店面生意相当红火,每日进出的银两过万两,然而,只有楼五爷自己知道,楼记这纯粹是赔钱赚吆喝,每日里顾客络绎不绝的干的却是赔钱的买卖,把梁记挤兑得很惨,自家帐面上却也是亏损得一塌糊涂。
就这么坚持了个把月,眼看快过年了,前来店里准备年货的顾客也越来越多,楼五爷感觉再这么低价经营下去没法向楼家堡的长辈们交待,同时对许府一声不吭的做法也甚感奇怪,当下便安排人仔细盯着许府里几家店面,想看看许府的店面靠什么维持运营。
一番明查暗访下来,楼五爷这才恍然大悟,按许府这种做法,就是把整个镇原城里的货物白送出去都打压不了许府。
因为许府的店铺干的就不是正常的营生。
就比如说许府的那两间布店吧,楼五爷能看到店里大把大把地进布匹,人家就直接在店里裁剪衣赏,现制现卖,虽然店里一个月下来卖不出去十件衣裳,但也没见布店货物积压,布匹还在一车一车地进。
再比如说许府的那家当铺吧,寻常的当铺典当的那都是至少还值点钱的东西,靠的就是万一别人当出去没钱再赎回来,当铺也能拿东西去卖个好价钱。而许府的当铺却不是这么干的,据楼五爷派出去的伙计观察,许府的当铺似乎什么都能当。什么破铁锅啊,锈锄头啊,钝镰刀哪,旧棉被哪,旧衣裳哪,总之什么东西都能拿到那去换钱,好好一座典当行居然让许府的人经营成个收破烂的了。
更诡异的还是楼记对面的梁记粮店,店里坐镇的那位许夫人似乎压根就不想靠卖粮赚钱,周围的粮点米价都降到两文以下的时候,梁记仍旧不降价,不但不降价,还安排人去楼记粮店里面直接大笔大笔地买进粮食,堂而皇之地从楼记店里买出来,再走过街,直接抬进了梁记粮店里面,堂而皇之地买,堂而皇之地卖。
这事干得实在是太缺德了!楼五爷知道之后气得够怆。想全力压价又怕梁记大肆购买,让梁记捡了大便宜,不压狠了又没办法打压梁记的生意。真是狠又狠不得,松又松不得,楼五爷纠结得不行。
总之,梁记的几家店面虽然店名与别人的没什么区别,但做法却很是与众不同,似乎那镇原前知县许梁根本就没想着做生意赚钱,存心开几家店面来恶心恶心楼家大公子。
楼五爷恨得咬牙,却也无可奈何。百般无奈之下,楼五爷将这些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楼家大公子楼船。
楼家大公子楼船自认才华横溢,商才权谋无人能及。在陕西境内一直也是顺风顺水,但凡事情,只要楼大公子开口,基本就没有办不成的。可就是在对镇原知县许梁一事上,胡庭宴巡抚的做法让楼大公子很不爽。自己的本意是让那芝麻官儿许梁身败名裂,最好是主动跪下来求自己放他一马。结果巡抚衙门却只是摆了许梁的官儿,连品秩都未抹除,看样子随时准备东山再起。楼大公子见状就想给镇原县一点教训,也好让陕西官面上的大人们知道知道楼大公子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