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诡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长安。
临近黄昏时分,魏延回到了长安东门,渭水北岸的军驿馆之中。
军驿馆,顾名思义,就是骠骑将军为了军校中高层将领特别设立的驿馆。
虽然说魏延也可以住在校场的中军大帐之内,但是很明显,任何人都需要一个沐休的时间,中军大帐显然不是一个休息的好场所,所以军驿馆就显得很重要。
特别是中上层的将领,明显是需要和下层的兵卒拉开一定的档次的,就像是打怪升级,技能提升之后总是有不同的花样色彩光耀出来一样,若是升级了半天,只是lv后面的数字变化一下,其他都没有改变,就没什么意思了对吧?
魏延居住在军驿馆之中,略靠后面一些的一个单独的小院落里面,一来是清净,二来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也可以立刻就动身,不需要经过什么坊门城门的限制。此外院落之中也有偏房,可以供给魏延的护卫居住。
至于居住的条件么,只能说是一般。不是非常好,但是也绝对不能说差。
魏延到了院外,便是下马,然后让护卫将马牵去马厩,他则是先到了前院,随意的勺了些水,漱口顺便洗了一下脸,然后就进了厅堂,脱了盔甲,架在了武器架上,坐在了桌桉旁。
桌桉之上,是他前两天在城内的书坊内买来的《少年神医》。
虽然说在书卷开篇就以大字着名,并非史书,而是小说,但是魏延依旧觉得很有趣,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在书中加入了标点符号,让魏延读起来更是顺畅。要不然面对着满满的一页字要从头到尾连蒙带猜的去断句,就不是阅读而是折磨了。
《少年神医》很好看,至少魏延是这么觉得的。他看了好几遍了,甚至都有些熟悉里面的内容了,依旧是觉得有意思。
魏延读过书,但是读的不多。他会写字,但是字不算是好看。
在桌桉边上,还胡乱堆着一些《论语》、《诗经》什么的,上面已经有薄薄的一层灰了。魏延在书坊之内当然不只是买了一本书,除了《少年神医》之外,也卖了不少的『正经』经书,原本想着说是加强一下自身的文学素养什么的,但是结果么……
就跟后世买个PAD,刚开始为了生产力去的,后来发现除了看视频看小说之外,最大的功用就是用来盖泡面了。
千元泡面盖,闷出来的泡面就是香。
魏延也是差不多,这些《论语》、《诗经》什么的,翻过几页之后便是难以看得下去,又不能说扔了,就只是堆在桌桉一角。
除了《少年神医》之外,魏延唯一还会反复揣摩,并且上手临摹的,就是《熹平石经碑拓》。虽然说不是全文拓片,但是这本《碑拓》本身其实就是字帖,这可是蔡中郎亲笔转刻出来的,魏延早年临摹过一些字帖,但是那些字帖模湖不说,字体筋骨也没有这拓片来的沉稳,所以魏延重新再来细细品味笔画架构的滋味,不由得又多了几分体会。
有时候来了兴致,魏延也会在纸上随手写点东西,或者抄一小段的文章,或是写一首诗,偶尔写出一幅他自己很满意的字,他也会很得意地把字摆在桌桉上欣赏半天。
有一次魏延喝多了一些,然后兴致大发的写了一幅字,他记得当时他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等他酒醒了之后再去看,却发现写的都不知道是啥,若不是小院之内有护卫驻守,魏延都要怀疑是不是被人偷换了他的『墨宝』……
所以后来魏延决定,喝酒了就绝对不去摸笔。
闲暇之时,魏延除了会在军驿馆之内看书练字之外,也会穿着便装到长安城内,陵邑周边走走转转。
长安,是魏延见过最大的城市。
长安本城之中,魏延粗略估计至少生活着十万人,然后周边陵邑大大小小,大的三五万,小的也有一两万,再加上长安周边县乡临时过来打些短工的,还有劳工营地之内的人口,怎么也要接近五十万人了。
实际上魏延估计的略有误差,长安周边当下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六十万人,正在逼近七十万。
他没有去过雒阳,他以前在荆南的时候,以为长沙就是最大的城市了,后来到了成都,又是觉得成都很大,不仅是有正城,还有附邑属城。然后等魏延到了长安之后才发现,长安大的连城墙都建不起来……
城大了,还真不好建城墙。倒不是说人工上面,或是建筑的什么问题,毕竟长城都能建,这个长安城若是真想要修建城墙,也并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难就难在维护和防守上。
城墙建起来之后,要定期维护,要修补修葺不说,还需要派驻固定的人员,巡逻防守,然后必然需要额外增加劳役,调配物资等等。
同时,没有城墙,就意味着没有所谓『最后的防线』。
就像骠骑所言,『若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武人的耻辱,若不能安民于国土之内,则是文人的耻辱。』
魏延还记得当时听闻此言,便是胸中激荡不已,恨不得将这句话凋刻在刀柄上。只可惜刀柄之上已经刻有一句话了,嗯,也是骠骑早年的名句,所以很可惜,刀柄上没位置了,只能是记在心里。
长安城东,因为文武集市的分流,所以在武市周边,便是最大的娱乐中心,大大小小的客栈酒肆,高档的,一般的,几乎是一家挨着一家,他们都不愁没生意。
因为宵禁的原因,所以这些酒楼酒肆等娱乐场所一般都是通晓营业,而且也提供相对应的住宿场所。每到入夜时分,到处都是辉煌的灯火,觥筹交错轻歌曼舞,会一直热闹到天光时分才会稍微安静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魏延以为这些地方费用都很高,都是一些士族子弟,豪门大姓才去的地方,但是后来他去了之后,才发现和他之前所想的不太一样。在这个『娱乐中心』,确实有非常昂贵的,连魏延都会觉得心疼受不了的地方,但是也有很便宜的场所,甚至玩一天都花不了几个钱。
大戏台,两枚铜币进场费,再加五枚就可以有个坐垫,可以坐一天,还有免费提供浆水。当然,干果茶酒吃食什么的,就是另外算了。若是连这个钱都不想花,就直接站在场子外面的栅栏处,虽然离得远了,声音小,然后场内视线被遮挡,但是也一样也可以听书看戏观杂耍,若是自己还带了点吃的,那就连饭钱都不用了,只要不嫌站得腿疼,待一天都可以。
在戏台上的说书人,跳舞的胡娘,还有那些杂耍的艺人,也不像是在街头那种,表演一段就要拿个簸箕木盆什么的转圈讨赏钱,这些在戏台上的人,不管男女,似乎都不太在乎有没有额外的赏钱,因为他或她们,有固定的工钱。
赏钱是额外的。赏不赏也是随着看客的心意,赏多是个『谢』字,赏少也是个『谢』字,不赏也还是个『谢』字。据说这些大戏台的掌柜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还会特意的选择一些更好的表演艺人来,同时还会请专人培养自家的班底。
那些赏钱也都是归艺人的,毕竟掌柜的也是要脸皮的,自己那么一个大平台,然后还要去抢打赏艺人的三瓜两枣,这传出去了,自家被人骂说没皮没脸还是小事,祖宗被这么多人亲切问候在地下也不安生啊……
魏延就很喜欢去大戏台,甚至比去酒肆还要更喜欢,因为大戏台更有烟火气息。
当然,除了武市之外,文集也很热闹。
书坊也是在文集之中。
对了,书坊……
魏延忽然有些兴致,想去书坊看看,便是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然后仰头看了看天色,站了起来,招呼了一声出了小院,带着两人前往文集的书坊。
上次去的时候,书坊伙计说过一段时间会有新书。
所以魏延决定趁着天色还早,就过去熘达一圈,看一看。
书坊就在考场的斜对面。
考场大门紧闭,在大门之外有兵卒值守。
魏延没有穿戎装,也没有系绶带,只是怀里揣了一个私章,身边的护卫也没有穿盔甲,都是便装,所以也没有引起什么人注意。
... -->>
长安。
临近黄昏时分,魏延回到了长安东门,渭水北岸的军驿馆之中。
军驿馆,顾名思义,就是骠骑将军为了军校中高层将领特别设立的驿馆。
虽然说魏延也可以住在校场的中军大帐之内,但是很明显,任何人都需要一个沐休的时间,中军大帐显然不是一个休息的好场所,所以军驿馆就显得很重要。
特别是中上层的将领,明显是需要和下层的兵卒拉开一定的档次的,就像是打怪升级,技能提升之后总是有不同的花样色彩光耀出来一样,若是升级了半天,只是lv后面的数字变化一下,其他都没有改变,就没什么意思了对吧?
魏延居住在军驿馆之中,略靠后面一些的一个单独的小院落里面,一来是清净,二来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也可以立刻就动身,不需要经过什么坊门城门的限制。此外院落之中也有偏房,可以供给魏延的护卫居住。
至于居住的条件么,只能说是一般。不是非常好,但是也绝对不能说差。
魏延到了院外,便是下马,然后让护卫将马牵去马厩,他则是先到了前院,随意的勺了些水,漱口顺便洗了一下脸,然后就进了厅堂,脱了盔甲,架在了武器架上,坐在了桌桉旁。
桌桉之上,是他前两天在城内的书坊内买来的《少年神医》。
虽然说在书卷开篇就以大字着名,并非史书,而是小说,但是魏延依旧觉得很有趣,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在书中加入了标点符号,让魏延读起来更是顺畅。要不然面对着满满的一页字要从头到尾连蒙带猜的去断句,就不是阅读而是折磨了。
《少年神医》很好看,至少魏延是这么觉得的。他看了好几遍了,甚至都有些熟悉里面的内容了,依旧是觉得有意思。
魏延读过书,但是读的不多。他会写字,但是字不算是好看。
在桌桉边上,还胡乱堆着一些《论语》、《诗经》什么的,上面已经有薄薄的一层灰了。魏延在书坊之内当然不只是买了一本书,除了《少年神医》之外,也卖了不少的『正经』经书,原本想着说是加强一下自身的文学素养什么的,但是结果么……
就跟后世买个PAD,刚开始为了生产力去的,后来发现除了看视频看小说之外,最大的功用就是用来盖泡面了。
千元泡面盖,闷出来的泡面就是香。
魏延也是差不多,这些《论语》、《诗经》什么的,翻过几页之后便是难以看得下去,又不能说扔了,就只是堆在桌桉一角。
除了《少年神医》之外,魏延唯一还会反复揣摩,并且上手临摹的,就是《熹平石经碑拓》。虽然说不是全文拓片,但是这本《碑拓》本身其实就是字帖,这可是蔡中郎亲笔转刻出来的,魏延早年临摹过一些字帖,但是那些字帖模湖不说,字体筋骨也没有这拓片来的沉稳,所以魏延重新再来细细品味笔画架构的滋味,不由得又多了几分体会。
有时候来了兴致,魏延也会在纸上随手写点东西,或者抄一小段的文章,或是写一首诗,偶尔写出一幅他自己很满意的字,他也会很得意地把字摆在桌桉上欣赏半天。
有一次魏延喝多了一些,然后兴致大发的写了一幅字,他记得当时他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等他酒醒了之后再去看,却发现写的都不知道是啥,若不是小院之内有护卫驻守,魏延都要怀疑是不是被人偷换了他的『墨宝』……
所以后来魏延决定,喝酒了就绝对不去摸笔。
闲暇之时,魏延除了会在军驿馆之内看书练字之外,也会穿着便装到长安城内,陵邑周边走走转转。
长安,是魏延见过最大的城市。
长安本城之中,魏延粗略估计至少生活着十万人,然后周边陵邑大大小小,大的三五万,小的也有一两万,再加上长安周边县乡临时过来打些短工的,还有劳工营地之内的人口,怎么也要接近五十万人了。
实际上魏延估计的略有误差,长安周边当下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六十万人,正在逼近七十万。
他没有去过雒阳,他以前在荆南的时候,以为长沙就是最大的城市了,后来到了成都,又是觉得成都很大,不仅是有正城,还有附邑属城。然后等魏延到了长安之后才发现,长安大的连城墙都建不起来……
城大了,还真不好建城墙。倒不是说人工上面,或是建筑的什么问题,毕竟长城都能建,这个长安城若是真想要修建城墙,也并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难就难在维护和防守上。
城墙建起来之后,要定期维护,要修补修葺不说,还需要派驻固定的人员,巡逻防守,然后必然需要额外增加劳役,调配物资等等。
同时,没有城墙,就意味着没有所谓『最后的防线』。
就像骠骑所言,『若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武人的耻辱,若不能安民于国土之内,则是文人的耻辱。』
魏延还记得当时听闻此言,便是胸中激荡不已,恨不得将这句话凋刻在刀柄上。只可惜刀柄之上已经刻有一句话了,嗯,也是骠骑早年的名句,所以很可惜,刀柄上没位置了,只能是记在心里。
长安城东,因为文武集市的分流,所以在武市周边,便是最大的娱乐中心,大大小小的客栈酒肆,高档的,一般的,几乎是一家挨着一家,他们都不愁没生意。
因为宵禁的原因,所以这些酒楼酒肆等娱乐场所一般都是通晓营业,而且也提供相对应的住宿场所。每到入夜时分,到处都是辉煌的灯火,觥筹交错轻歌曼舞,会一直热闹到天光时分才会稍微安静一些。
刚开始的时候,魏延以为这些地方费用都很高,都是一些士族子弟,豪门大姓才去的地方,但是后来他去了之后,才发现和他之前所想的不太一样。在这个『娱乐中心』,确实有非常昂贵的,连魏延都会觉得心疼受不了的地方,但是也有很便宜的场所,甚至玩一天都花不了几个钱。
大戏台,两枚铜币进场费,再加五枚就可以有个坐垫,可以坐一天,还有免费提供浆水。当然,干果茶酒吃食什么的,就是另外算了。若是连这个钱都不想花,就直接站在场子外面的栅栏处,虽然离得远了,声音小,然后场内视线被遮挡,但是也一样也可以听书看戏观杂耍,若是自己还带了点吃的,那就连饭钱都不用了,只要不嫌站得腿疼,待一天都可以。
在戏台上的说书人,跳舞的胡娘,还有那些杂耍的艺人,也不像是在街头那种,表演一段就要拿个簸箕木盆什么的转圈讨赏钱,这些在戏台上的人,不管男女,似乎都不太在乎有没有额外的赏钱,因为他或她们,有固定的工钱。
赏钱是额外的。赏不赏也是随着看客的心意,赏多是个『谢』字,赏少也是个『谢』字,不赏也还是个『谢』字。据说这些大戏台的掌柜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还会特意的选择一些更好的表演艺人来,同时还会请专人培养自家的班底。
那些赏钱也都是归艺人的,毕竟掌柜的也是要脸皮的,自己那么一个大平台,然后还要去抢打赏艺人的三瓜两枣,这传出去了,自家被人骂说没皮没脸还是小事,祖宗被这么多人亲切问候在地下也不安生啊……
魏延就很喜欢去大戏台,甚至比去酒肆还要更喜欢,因为大戏台更有烟火气息。
当然,除了武市之外,文集也很热闹。
书坊也是在文集之中。
对了,书坊……
魏延忽然有些兴致,想去书坊看看,便是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然后仰头看了看天色,站了起来,招呼了一声出了小院,带着两人前往文集的书坊。
上次去的时候,书坊伙计说过一段时间会有新书。
所以魏延决定趁着天色还早,就过去熘达一圈,看一看。
书坊就在考场的斜对面。
考场大门紧闭,在大门之外有兵卒值守。
魏延没有穿戎装,也没有系绶带,只是怀里揣了一个私章,身边的护卫也没有穿盔甲,都是便装,所以也没有引起什么人注意。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