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诡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许县。
此刻在郗虑的宅邸当中,几名多少算是清流,或是名流之士高座于堂中。
别说,郗虑打出牌面之后,多少也能引得一些名流前来。
若是往常,这些名流之辈多半都是会去依附于曹操,但是曹操自从有些跟着关中的斐潜干些什么唯才是举的勾当之后,这些社会名流就多少有些吃不开了。
去低声下气去求么,抹不开那脸,真要是和那些寒门子弟竞争么,又考不赢对方。
御史台的出现,似乎就成为一条新的道路。
当然,或许表面上,这些人是表示自己是效忠天子的,是铁杆的保皇派,绝对不是冲着御史台来的……
无论在任何时代,所谓那种『真心』的保皇派,都是极少数的,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即便是刘协自己认为的某些死去的『保皇派』,其行为目的,也未必都是完全『真心』为了刘协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掺杂了一些他们自己的个人私心。
作为一个政权,能够控制天下,绝对不能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某种不可言说的『忠诚』,而是应该有一种制度,让绝大多数的阶层都愿意共同遵守的制度。
而要形成这样的制度,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如果该政权建设的体制,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这种效果,维持不住局面,或者是其他势力提供了更优方桉,那么该政权就离死不远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政权初期,都能积极向上,而到了政权的末路的时候,就开始相互扯后腿了……
就像是当下的刘协。
郗虑毫无疑问,是利用保皇的名义来谋取利益,而在他堂内的大多数人,也是顶着一个保皇的名头而来,但是真正心中是为了『保皇』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真的非常少。
还有一个造成『保皇派』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因为刘氏的宗室都在第一轮,或是第二轮当中出局了。
宗室,通常是最铁杆的保皇派,他们之中,也有人会杀,或是会废除现有的皇帝,但对于整体的体制来说,他们是皇权绝对的捍卫者。因为这些人在体制外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皇权是他们的权力来源。
这些宗室即便是有野心,要将刘协赶下台,多半也是会等到完全掌控了国家之后才会干的事情。
而作为荀或,他个人倾向于是保皇的,但是他的保皇,又不是一定保刘协这个个体,同时荀氏家族又不是保皇的,毕竟士族体系天生下来,就是在政治层面上完全倾向于利益,谁给的利益多,就会倒向那一方。
故而当历史上的曹丕最后收买了士族之后,大汉的最后一丝保皇力量也就是烟消云散了,汉王朝就随之而毁灭了。
如今,这些人在郗虑之处汇集,但是真正有多少力量能到了刘协手中,确实也不好说。而且说起来,这些人多半都是在曹操那边没能够得到多少职位的,或者说得到了职位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渴求的,所以一转头看见郗虑这样的家伙,竟然可以借着保皇的名头获得了这么高的位置,那么为什么我不可以保一保呢?
现在天下的局势,毕竟有所不同。
曹操虽说是权掌丞相,没人轻易可以动得了他,但是其声威么,并没有像是历史上那么的显赫。要知道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那一阵的威名真是鼎盛,只是一封会猎战书,就将江东一群人吓得尿都憋不住……
现在么……
所以,这些人觉得在郗虑这边先混一混,到了一定时候看准机会跳反,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跳槽么?
谁不会啊?
至于当下这群人为什么要群集在郗虑这里,自然就是因为这几天郗虑最近做了不少露脸的事情。本来郗虑弹劾孔融,大家伙都觉得这事情不能成,都等着看郗虑灰头土脸的被天子啊,或是曹操给批驳回来,但是没想到郗虑居然还做得有模有样了!
虽然说郗虑派遣的官吏在鲁国被人揍了,但是这不算是什么大事。这年头,中央朝堂的官吏,到了地方上未必都好使,就连将作大臣这样的算是少府内的重要职位,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的人,说被地方诸侯杀了,也就杀了,连个屁事都没有,故而御史台的官吏只是被殴打,又算得了什么?
关键是,好处啊……
这件事情,能捞到多少的好处!
就像是孔子的圣人之位。
孔子走上圣人之位,并不是取决于这个事情是对,还是不对,而是因为有『好处』。
后世封建王朝的儒家子弟,言必孔圣人,可是在汉代么,大多数的士族子弟并不是非常认可所谓孔孟圣人的概念。有这个说法,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认可,故而在长安青龙寺大论当中,斐潜提出孔孟是人而不是圣的论点的时候,也没有因此就天下大乱。
有人传言说是汉武帝给孔子封圣,但是实际上在汉武帝心目当中,儒家子弟只是工具而已,上完厕所了之后就该扔的扔,该洗的洗,所以汉武帝对他儿子推崇儒家很是不满意。真正封孔子一个官方名号的,是汉平帝。
汉平帝是第一个给孔子上尊号的皇帝,将其册封为『褒成宣尼公』,也不是圣人。之所以封为公,而不是汉朝爵位体系中的列侯,是因为这只是纯粹的荣誉称号。而到了东汉和帝时,才改封其为『褒成侯』,以食邑八百户来奉祀其香火,也就是当下孔融孔氏一大帮子的逍遥本钱。
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占据北方的胡人政权为了安抚汉地人心,反而极力的给自己涂脂抹粉,提升儒学和孔子地位,北魏孝文帝尊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才算是第一个在官方封号中加了一个『圣』字。之后的北周静帝则以孔子为『邹国公』,同时比起两汉来爵位食邑也都提高了不少。
所以孔子的这个『圣人之位』,实际上可以说是在南北朝期间,用无数北方汉人的血染成的,是南北朝皇帝为了更好的统治北地汉人才给出的甜头。若是孔子自己知晓他的圣位是这么来的,不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悲天悯人的孔仲尼,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然而纵观封建王朝之中那些儒家子弟,是不是所有人都对于这个事情不知道?显然不是,但是知晓了之后却依旧将孔圣人举得高高的,不也就是为了在这个事情上,捞些好处么?
这些名流之士已经被憋得太久了,如今见到了些好处,还不赶紧的,要不然吃那什么都赶不上热的了。
至于郗虑,他对于这其中的门道自然是越发的纯熟,坐在堂中,神色澹澹的,尤其是今日舍去了锦袍绸缎,只是穿了一身的葛布衣袍,更是越发的像是一个世外隐士一般,哪里还有朝堂老二的傲慢架子,而是尽显名士高流的风范。
『近日某听闻,孔氏一族又是给了鲁国相一笔粮草钱财!这事情诸多人亲眼所见,做不得假,更有人言,这一批的粮草钱财,足足价值八十万钱!』
『再加上之前那些……这不是一百五十万钱了?这孔族上下,还真是……啧啧……』
『这是什么,这就是证明孔氏一族,收刮地方,无所不用其极!否则如何有这许钱财?真是世风日下,败坏了孔子之名!』
『却不知道这鲁国相,从中获利了多少?』
『这个却不好说,不过想必也是得了不少的便宜……虽说明面上要进奉给朝廷的,但是实际上,呵呵,进奉多少,这一路有些什么吃嚼消耗,还不是随口说了算!』
『御史台尊,此等污浊之事,我辈清正,岂能容之?』
一群人说得是又羡又妒,口中义正严词,心里则多半是以不能参与郗虑卷起的这个事件当中,去捞取好处为恨。
现在要紧的事情是,怎么抓住这次机会,一来瓜分孔氏一族自平和二帝以来... -->>
许县。
此刻在郗虑的宅邸当中,几名多少算是清流,或是名流之士高座于堂中。
别说,郗虑打出牌面之后,多少也能引得一些名流前来。
若是往常,这些名流之辈多半都是会去依附于曹操,但是曹操自从有些跟着关中的斐潜干些什么唯才是举的勾当之后,这些社会名流就多少有些吃不开了。
去低声下气去求么,抹不开那脸,真要是和那些寒门子弟竞争么,又考不赢对方。
御史台的出现,似乎就成为一条新的道路。
当然,或许表面上,这些人是表示自己是效忠天子的,是铁杆的保皇派,绝对不是冲着御史台来的……
无论在任何时代,所谓那种『真心』的保皇派,都是极少数的,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即便是刘协自己认为的某些死去的『保皇派』,其行为目的,也未必都是完全『真心』为了刘协的,有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掺杂了一些他们自己的个人私心。
作为一个政权,能够控制天下,绝对不能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某种不可言说的『忠诚』,而是应该有一种制度,让绝大多数的阶层都愿意共同遵守的制度。
而要形成这样的制度,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如果该政权建设的体制,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这种效果,维持不住局面,或者是其他势力提供了更优方桉,那么该政权就离死不远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政权初期,都能积极向上,而到了政权的末路的时候,就开始相互扯后腿了……
就像是当下的刘协。
郗虑毫无疑问,是利用保皇的名义来谋取利益,而在他堂内的大多数人,也是顶着一个保皇的名头而来,但是真正心中是为了『保皇』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真的非常少。
还有一个造成『保皇派』越来越少的原因,是因为刘氏的宗室都在第一轮,或是第二轮当中出局了。
宗室,通常是最铁杆的保皇派,他们之中,也有人会杀,或是会废除现有的皇帝,但对于整体的体制来说,他们是皇权绝对的捍卫者。因为这些人在体制外的力量是比较薄弱的,皇权是他们的权力来源。
这些宗室即便是有野心,要将刘协赶下台,多半也是会等到完全掌控了国家之后才会干的事情。
而作为荀或,他个人倾向于是保皇的,但是他的保皇,又不是一定保刘协这个个体,同时荀氏家族又不是保皇的,毕竟士族体系天生下来,就是在政治层面上完全倾向于利益,谁给的利益多,就会倒向那一方。
故而当历史上的曹丕最后收买了士族之后,大汉的最后一丝保皇力量也就是烟消云散了,汉王朝就随之而毁灭了。
如今,这些人在郗虑之处汇集,但是真正有多少力量能到了刘协手中,确实也不好说。而且说起来,这些人多半都是在曹操那边没能够得到多少职位的,或者说得到了职位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渴求的,所以一转头看见郗虑这样的家伙,竟然可以借着保皇的名头获得了这么高的位置,那么为什么我不可以保一保呢?
现在天下的局势,毕竟有所不同。
曹操虽说是权掌丞相,没人轻易可以动得了他,但是其声威么,并没有像是历史上那么的显赫。要知道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那一阵的威名真是鼎盛,只是一封会猎战书,就将江东一群人吓得尿都憋不住……
现在么……
所以,这些人觉得在郗虑这边先混一混,到了一定时候看准机会跳反,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跳槽么?
谁不会啊?
至于当下这群人为什么要群集在郗虑这里,自然就是因为这几天郗虑最近做了不少露脸的事情。本来郗虑弹劾孔融,大家伙都觉得这事情不能成,都等着看郗虑灰头土脸的被天子啊,或是曹操给批驳回来,但是没想到郗虑居然还做得有模有样了!
虽然说郗虑派遣的官吏在鲁国被人揍了,但是这不算是什么大事。这年头,中央朝堂的官吏,到了地方上未必都好使,就连将作大臣这样的算是少府内的重要职位,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的人,说被地方诸侯杀了,也就杀了,连个屁事都没有,故而御史台的官吏只是被殴打,又算得了什么?
关键是,好处啊……
这件事情,能捞到多少的好处!
就像是孔子的圣人之位。
孔子走上圣人之位,并不是取决于这个事情是对,还是不对,而是因为有『好处』。
后世封建王朝的儒家子弟,言必孔圣人,可是在汉代么,大多数的士族子弟并不是非常认可所谓孔孟圣人的概念。有这个说法,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认可,故而在长安青龙寺大论当中,斐潜提出孔孟是人而不是圣的论点的时候,也没有因此就天下大乱。
有人传言说是汉武帝给孔子封圣,但是实际上在汉武帝心目当中,儒家子弟只是工具而已,上完厕所了之后就该扔的扔,该洗的洗,所以汉武帝对他儿子推崇儒家很是不满意。真正封孔子一个官方名号的,是汉平帝。
汉平帝是第一个给孔子上尊号的皇帝,将其册封为『褒成宣尼公』,也不是圣人。之所以封为公,而不是汉朝爵位体系中的列侯,是因为这只是纯粹的荣誉称号。而到了东汉和帝时,才改封其为『褒成侯』,以食邑八百户来奉祀其香火,也就是当下孔融孔氏一大帮子的逍遥本钱。
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占据北方的胡人政权为了安抚汉地人心,反而极力的给自己涂脂抹粉,提升儒学和孔子地位,北魏孝文帝尊称孔子为『文圣尼父』,才算是第一个在官方封号中加了一个『圣』字。之后的北周静帝则以孔子为『邹国公』,同时比起两汉来爵位食邑也都提高了不少。
所以孔子的这个『圣人之位』,实际上可以说是在南北朝期间,用无数北方汉人的血染成的,是南北朝皇帝为了更好的统治北地汉人才给出的甜头。若是孔子自己知晓他的圣位是这么来的,不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悲天悯人的孔仲尼,是开心,还是不开心?
然而纵观封建王朝之中那些儒家子弟,是不是所有人都对于这个事情不知道?显然不是,但是知晓了之后却依旧将孔圣人举得高高的,不也就是为了在这个事情上,捞些好处么?
这些名流之士已经被憋得太久了,如今见到了些好处,还不赶紧的,要不然吃那什么都赶不上热的了。
至于郗虑,他对于这其中的门道自然是越发的纯熟,坐在堂中,神色澹澹的,尤其是今日舍去了锦袍绸缎,只是穿了一身的葛布衣袍,更是越发的像是一个世外隐士一般,哪里还有朝堂老二的傲慢架子,而是尽显名士高流的风范。
『近日某听闻,孔氏一族又是给了鲁国相一笔粮草钱财!这事情诸多人亲眼所见,做不得假,更有人言,这一批的粮草钱财,足足价值八十万钱!』
『再加上之前那些……这不是一百五十万钱了?这孔族上下,还真是……啧啧……』
『这是什么,这就是证明孔氏一族,收刮地方,无所不用其极!否则如何有这许钱财?真是世风日下,败坏了孔子之名!』
『却不知道这鲁国相,从中获利了多少?』
『这个却不好说,不过想必也是得了不少的便宜……虽说明面上要进奉给朝廷的,但是实际上,呵呵,进奉多少,这一路有些什么吃嚼消耗,还不是随口说了算!』
『御史台尊,此等污浊之事,我辈清正,岂能容之?』
一群人说得是又羡又妒,口中义正严词,心里则多半是以不能参与郗虑卷起的这个事件当中,去捞取好处为恨。
现在要紧的事情是,怎么抓住这次机会,一来瓜分孔氏一族自平和二帝以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