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诡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班超的成功固然是其个人的智慧和勇气,但是同样也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但是很遗憾的是,明帝一死,山东之人又开始鼓吹西域劳民伤财的论调,表示『北征匈奴,西开卅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己,民怀土思,怨结边城』,自此朝廷『听还徙者,悉罢边屯』,再一次将好不容易获取的西域权限,拱手相让。
随后班超对于这样的情况痛心不已,违背了章帝的指令,和亲善大汉的疏勒部落联手,针对当时还在西域的北匈奴势力进行打击,又率领疏勒、康居、于阗、拘弥等部落和国众,攻取下了故墨,驱逐了北匈奴在西域的大部分力量……
在这个过程当中,班超并没有得到汉章帝的多少支持。
而见到西域重新变得有利,山东士族又开始表示说西域诸国『倚汉同于倚天』云云,如此重新才有了增援……
这个增援,班超足足等了十五年。
这是第二通。
虽然表面上给与了班超许多荣耀,但是班超违背朝堂诏令的事情,一直都被记在小本本上,以至于班超年老病重,请求回到雒阳,在上表之中泣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结果班超上书三年,依旧得不到批准。
后来是其妹班昭亲自上殿,当面上书和帝,在众目睽睽之下,才得到和帝应允。之后班超终于回到雒阳,当年就去世了。
随后第三通,则是由班超之子,班勇来完成。
在新派遣的西域都护残暴管理之下,西域又陷入了混乱,少数有识之士,坚持主张维护汉武开创大业,统一西域,但是大多数山东之人,反对出兵,又将劳民伤财拿出来在皇帝面前晃悠。这两派斗争时有起落,朝廷的决策也反反复复,由于朝堂最终大部分被山东士族所控制,再加上内部政权腐朽越来越严重,上下阶层之间矛盾也越发的尖锐,国力衰弱,所以放弃西域退守玉门的主张,也就越来越占上风。
后来虽然有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长史,但是只给了五百人……
以这样一支微弱的兵力,要走出玉门,重新打开西域的局面,不仅持反对意见的权贵摇头嗤笑,班勇自己也是抱着死志,勇敢的踏出国门。
或许是班超英灵庇护,或许是班勇身上有一半的疏勒王氏的血脉,形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估计,第二年鄯善就率先表示归附,然后龟兹负荆投首,旋即获得了三个国家的支持之下,班勇再次击败北匈奴伊蠡王,顺利打开西域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班勇再接再厉,召集各国人马数万,彻底捣毁北匈奴在西域的老巢,北匈奴呼衍王逃亡,其众二万余人皆降,北匈奴单于领军前来,又被班勇杀退……
西域再次在班氏大旗之下,重新和大汉驳接在了一起。但是就是这样的勇士,班勇也走向了和其父亲几乎一样的道路。
班勇和敦煌太守张朗,分两路进击焉耆。班勇从南道走,张朗从北道走,约定日期到焉耆城下会师,但是张朗因先前有罪,急于求功,所以就提前赶到,并且没有等班勇,率军提前进攻,结果打赢了,斩首二千余人。焉耆人害怕,于是派使者请求投降。张朗便直接进入焉耆城,受降而回。
结果,张朗因为这一战的功勋抵消了之前的罪名,而班勇却因为所谓的『迟军』被征回京都雒阳,下狱免官。虽然不久之后班勇得到赦免,但是也从此再也没登上朝堂,后来老死于家中。
这还不算是班氏最为悲剧的,班氏的悲哀,一直延续到了第三代。
班超的孙子班始,虽然娶了阴城公主,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是这个阴城公主,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绿帽批发商,就连什么做头发的借口都不提,当着班始的面就召唤她宠幸的打桩机,最终班始忍无可忍,腰斩了阴城公主,却也因此而被汉顺帝判了腰斩,顺便还杀了班家老小一族。
斐潜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然后看了看裴喜,终觉得裴喜特别强调班超的这些事情,尤其是班氏三代人的被山东士族的不公待遇,似乎是在表示一些什么额外的意思……
是在说西域向来就是平了复叛,叛了复平?
还是在说现在斐潜为了西域纵然做得再多,依旧不会得到大汉士族,尤其是山东那一棒子人的认可?
还是说就算是打通了西域,斐潜纵然功成名就,也难免最终像是定远侯一样,被朝廷所忌惮,最终连累子孙?
亦或是……
裴喜隐藏的这些意思,确实可圈可点。
毕竟斐潜现在拿到了西京尚书台,在政治层面上也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机构。虽然说现在还不是完全体,还有一些东西受到了限制,只不过在裴喜等人的眼中,这些限制即便是有,也猜测会在不远的将来消除干净……
斐潜考虑的问题,和裴喜所想的并不太一样。
对于西域,在听了裴喜的介绍之后,斐潜心中模模糊糊的出现了一个大题的构思框架……
班超父子三通西域,虽然突出展现了班超父子的武勇精神,但是同样也说明了其实即便是班超,亦或是整个的大汉,对于外界的东西采取的举措,都是非常粗糙的。
同时,班超父子做到了三通西域,可是山东士族就看不见其中的奥妙?要知道不管是班超还是班勇,在最初的时候人手都不多,根本就不像是山东士族天天念叨着会『劳民伤财,败坏根本』,就算是真的劳民伤财,三百五百兵能做到的事情,能劳伤到哪里去?所以大汉朝廷所争论的重点并非真的是劳不劳民,而是在这些背后的东西。
不过现在的斐潜,对于西域的诸国,则是有了一种新的想法,甚至还可以掺杂进去一些个人的私货,推动以及解决之前的一些问题。
『传令贾文和!于陇西筹备军粮物资!』斐潜最终下令道,『不日兵进河西!』不管如何说,西域不能放弃,而且这一次,将按照斐潜的想法,来收拾西域!
nbsp; 班超的成功固然是其个人的智慧和勇气,但是同样也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但是很遗憾的是,明帝一死,山东之人又开始鼓吹西域劳民伤财的论调,表示『北征匈奴,西开卅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己,民怀土思,怨结边城』,自此朝廷『听还徙者,悉罢边屯』,再一次将好不容易获取的西域权限,拱手相让。
随后班超对于这样的情况痛心不已,违背了章帝的指令,和亲善大汉的疏勒部落联手,针对当时还在西域的北匈奴势力进行打击,又率领疏勒、康居、于阗、拘弥等部落和国众,攻取下了故墨,驱逐了北匈奴在西域的大部分力量……
在这个过程当中,班超并没有得到汉章帝的多少支持。
而见到西域重新变得有利,山东士族又开始表示说西域诸国『倚汉同于倚天』云云,如此重新才有了增援……
这个增援,班超足足等了十五年。
这是第二通。
虽然表面上给与了班超许多荣耀,但是班超违背朝堂诏令的事情,一直都被记在小本本上,以至于班超年老病重,请求回到雒阳,在上表之中泣言,『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结果班超上书三年,依旧得不到批准。
后来是其妹班昭亲自上殿,当面上书和帝,在众目睽睽之下,才得到和帝应允。之后班超终于回到雒阳,当年就去世了。
随后第三通,则是由班超之子,班勇来完成。
在新派遣的西域都护残暴管理之下,西域又陷入了混乱,少数有识之士,坚持主张维护汉武开创大业,统一西域,但是大多数山东之人,反对出兵,又将劳民伤财拿出来在皇帝面前晃悠。这两派斗争时有起落,朝廷的决策也反反复复,由于朝堂最终大部分被山东士族所控制,再加上内部政权腐朽越来越严重,上下阶层之间矛盾也越发的尖锐,国力衰弱,所以放弃西域退守玉门的主张,也就越来越占上风。
后来虽然有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长史,但是只给了五百人……
以这样一支微弱的兵力,要走出玉门,重新打开西域的局面,不仅持反对意见的权贵摇头嗤笑,班勇自己也是抱着死志,勇敢的踏出国门。
或许是班超英灵庇护,或许是班勇身上有一半的疏勒王氏的血脉,形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他的估计,第二年鄯善就率先表示归附,然后龟兹负荆投首,旋即获得了三个国家的支持之下,班勇再次击败北匈奴伊蠡王,顺利打开西域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班勇再接再厉,召集各国人马数万,彻底捣毁北匈奴在西域的老巢,北匈奴呼衍王逃亡,其众二万余人皆降,北匈奴单于领军前来,又被班勇杀退……
西域再次在班氏大旗之下,重新和大汉驳接在了一起。但是就是这样的勇士,班勇也走向了和其父亲几乎一样的道路。
班勇和敦煌太守张朗,分两路进击焉耆。班勇从南道走,张朗从北道走,约定日期到焉耆城下会师,但是张朗因先前有罪,急于求功,所以就提前赶到,并且没有等班勇,率军提前进攻,结果打赢了,斩首二千余人。焉耆人害怕,于是派使者请求投降。张朗便直接进入焉耆城,受降而回。
结果,张朗因为这一战的功勋抵消了之前的罪名,而班勇却因为所谓的『迟军』被征回京都雒阳,下狱免官。虽然不久之后班勇得到赦免,但是也从此再也没登上朝堂,后来老死于家中。
这还不算是班氏最为悲剧的,班氏的悲哀,一直延续到了第三代。
班超的孙子班始,虽然娶了阴城公主,表面上看起来风光,但是这个阴城公主,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绿帽批发商,就连什么做头发的借口都不提,当着班始的面就召唤她宠幸的打桩机,最终班始忍无可忍,腰斩了阴城公主,却也因此而被汉顺帝判了腰斩,顺便还杀了班家老小一族。
斐潜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然后看了看裴喜,终觉得裴喜特别强调班超的这些事情,尤其是班氏三代人的被山东士族的不公待遇,似乎是在表示一些什么额外的意思……
是在说西域向来就是平了复叛,叛了复平?
还是在说现在斐潜为了西域纵然做得再多,依旧不会得到大汉士族,尤其是山东那一棒子人的认可?
还是说就算是打通了西域,斐潜纵然功成名就,也难免最终像是定远侯一样,被朝廷所忌惮,最终连累子孙?
亦或是……
裴喜隐藏的这些意思,确实可圈可点。
毕竟斐潜现在拿到了西京尚书台,在政治层面上也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机构。虽然说现在还不是完全体,还有一些东西受到了限制,只不过在裴喜等人的眼中,这些限制即便是有,也猜测会在不远的将来消除干净……
斐潜考虑的问题,和裴喜所想的并不太一样。
对于西域,在听了裴喜的介绍之后,斐潜心中模模糊糊的出现了一个大题的构思框架……
班超父子三通西域,虽然突出展现了班超父子的武勇精神,但是同样也说明了其实即便是班超,亦或是整个的大汉,对于外界的东西采取的举措,都是非常粗糙的。
同时,班超父子做到了三通西域,可是山东士族就看不见其中的奥妙?要知道不管是班超还是班勇,在最初的时候人手都不多,根本就不像是山东士族天天念叨着会『劳民伤财,败坏根本』,就算是真的劳民伤财,三百五百兵能做到的事情,能劳伤到哪里去?所以大汉朝廷所争论的重点并非真的是劳不劳民,而是在这些背后的东西。
不过现在的斐潜,对于西域的诸国,则是有了一种新的想法,甚至还可以掺杂进去一些个人的私货,推动以及解决之前的一些问题。
『传令贾文和!于陇西筹备军粮物资!』斐潜最终下令道,『不日兵进河西!』不管如何说,西域不能放弃,而且这一次,将按照斐潜的想法,来收拾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