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三国旌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第三个选择最为实际,也最不实际,就是攻打许昌。曹操如果攻打江州和襄阳,李重不但不会阻止,还会乐见其成,可攻打许昌就不一样了。风水轮流转,李重可以让许昌留在实力大减的刘备手里,但绝对不会坐视许昌落到曹操手里。
曹操如果攻打许昌,李重必定会出兵攻打洛阳的,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有人会说,曹操非要这么急打仗吗?不会再等几年吗?说实话,曹操真等不起,不光曹操等不起,刘备也等不起,三人之中,靠时间对李重最有利。
原因很简单,李重手中的地盘最大,恢复的时间越长,李重的实力就会越强。这是客观原因,还有一个主观原因就是年龄问题,曹操和刘备都比李重大很多,靠上十年二十年的,刘备和曹操都死了,李重还活着呢。
不光三个人的年龄差距大,三个人手下的将领也有年龄差距,太史慈、赵云、周瑜、甘宁、魏延等人都年轻,而夏侯渊、夏侯惇、关羽、张飞等人年龄都比较大了,曹操和刘备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是一个极为愚蠢的选择。
所以曹操必须要抢先出手,拿下虎牢关,才能安心攻打许昌等地。
也正是因为刘备暂时没有威胁,曹操才能这么快的调动兵力攻打虎牢,但很可以,曹操遇见了高顺。不得不说,高顺是驻守虎牢关的最佳人选,也只有高顺这样的人才能数年如一日的保持警惕,严密监视洛阳的动作。
除了作为先锋的三万大军,曹操这次出兵虎牢还有七万人的后续部队,这也是曹操所能调动军队的最大数量了。
曹操打的也是速战速决的心思,如果短时间内打不下虎牢,曹操立即就会撤兵而回的。
同样,李重的心思也是一样的,守住虎牢之后,李重立即就会反扑洛阳,在刘备还没彻底败亡之前,曹操和李重绝对不会过度消耗实力的。
就像赤壁大战一样,曹操和孙权一阵火拼,结果被大耳贼捡了偌大的便宜。
等到李重带着五千骑兵赶到虎牢的时候,虎牢关已经是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城墙破损,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地上全是折断的羽箭,破损的铠甲,还有没烧干净的云梯,、投石机等物。
城内的伤兵随处可见,呻吟哭喊之声络不绝耳。城外就是曹操的大营,十万大军聚集在狭窄的虎牢关外,军营连绵十余里,一眼望去,旌旗如海。
李重嘉奖了高顺一番,立即召集众人议事,商议如何坚持这几天的时间,此时曹操的十万大军已经尽数开赴到虎牢关下,而李重手中只有两万余兵卒,后续大军还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
两万军队守城倒不难,虎牢关本来就险峻无比,再加上后顾无忧,只需要死守不出就够了。但李重的想法可不光光是守住虎牢,李重还想攻打洛阳呢,能在虎牢关下重创曹操,对后续的军事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道命令还是给郝昭等人的,李重命令郝昭出兵河内,渡河南下,做出攻打洛阳的姿态,迫使虎牢的军队回援洛阳。
第二道军令是给太史慈的,李重命令太史慈立即扩大游骑巡弋范围,防止曹操偷袭。
可还没等李重做出任何动作,春雨来了,滂沱的春雨连下了三天三夜还没有挺,天地之间迷迷蒙蒙,无论是曹军还是河北兵卒,都只能蜷缩在军帐之内瑟瑟发抖,这种情况根本打不了仗,无论输赢,被大雨淋过的兵卒都会大病一场。
三国时期可没有青霉素啥的,得个传染病就糟了,所以曹操和李重谁也不敢动手。
当然,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可以,喝点姜汤御寒就可以了,但就现在这种情况,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到了第四天,雨水终于小了下来,李重的第一支五千人的援军也到了,当然,这也是骑兵,步兵是不可能走那么快的,估计还在和泥泞的道路对抗。
摩拳擦掌的李重打算和曹操厮杀一场,手中有了一万骑兵,李重的底气也上来了,现在李重最不怕的就是野战。同样一心想要速战速决的曹操也领兵出营,准备和李重厮杀一场,可两个人想得倒美,还没等动手,天空又乌云密布,雷声四起。
啥也别说了,撤兵吧,曹操和李重再牛叉,也不敢和老天对着干,只能看着春雨肆虐,心中就悲喜交集。
>
第三个选择最为实际,也最不实际,就是攻打许昌。曹操如果攻打江州和襄阳,李重不但不会阻止,还会乐见其成,可攻打许昌就不一样了。风水轮流转,李重可以让许昌留在实力大减的刘备手里,但绝对不会坐视许昌落到曹操手里。
曹操如果攻打许昌,李重必定会出兵攻打洛阳的,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有人会说,曹操非要这么急打仗吗?不会再等几年吗?说实话,曹操真等不起,不光曹操等不起,刘备也等不起,三人之中,靠时间对李重最有利。
原因很简单,李重手中的地盘最大,恢复的时间越长,李重的实力就会越强。这是客观原因,还有一个主观原因就是年龄问题,曹操和刘备都比李重大很多,靠上十年二十年的,刘备和曹操都死了,李重还活着呢。
不光三个人的年龄差距大,三个人手下的将领也有年龄差距,太史慈、赵云、周瑜、甘宁、魏延等人都年轻,而夏侯渊、夏侯惇、关羽、张飞等人年龄都比较大了,曹操和刘备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这是一个极为愚蠢的选择。
所以曹操必须要抢先出手,拿下虎牢关,才能安心攻打许昌等地。
也正是因为刘备暂时没有威胁,曹操才能这么快的调动兵力攻打虎牢,但很可以,曹操遇见了高顺。不得不说,高顺是驻守虎牢关的最佳人选,也只有高顺这样的人才能数年如一日的保持警惕,严密监视洛阳的动作。
除了作为先锋的三万大军,曹操这次出兵虎牢还有七万人的后续部队,这也是曹操所能调动军队的最大数量了。
曹操打的也是速战速决的心思,如果短时间内打不下虎牢,曹操立即就会撤兵而回的。
同样,李重的心思也是一样的,守住虎牢之后,李重立即就会反扑洛阳,在刘备还没彻底败亡之前,曹操和李重绝对不会过度消耗实力的。
就像赤壁大战一样,曹操和孙权一阵火拼,结果被大耳贼捡了偌大的便宜。
等到李重带着五千骑兵赶到虎牢的时候,虎牢关已经是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城墙破损,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地上全是折断的羽箭,破损的铠甲,还有没烧干净的云梯,、投石机等物。
城内的伤兵随处可见,呻吟哭喊之声络不绝耳。城外就是曹操的大营,十万大军聚集在狭窄的虎牢关外,军营连绵十余里,一眼望去,旌旗如海。
李重嘉奖了高顺一番,立即召集众人议事,商议如何坚持这几天的时间,此时曹操的十万大军已经尽数开赴到虎牢关下,而李重手中只有两万余兵卒,后续大军还需要五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
两万军队守城倒不难,虎牢关本来就险峻无比,再加上后顾无忧,只需要死守不出就够了。但李重的想法可不光光是守住虎牢,李重还想攻打洛阳呢,能在虎牢关下重创曹操,对后续的军事计划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道命令还是给郝昭等人的,李重命令郝昭出兵河内,渡河南下,做出攻打洛阳的姿态,迫使虎牢的军队回援洛阳。
第二道军令是给太史慈的,李重命令太史慈立即扩大游骑巡弋范围,防止曹操偷袭。
可还没等李重做出任何动作,春雨来了,滂沱的春雨连下了三天三夜还没有挺,天地之间迷迷蒙蒙,无论是曹军还是河北兵卒,都只能蜷缩在军帐之内瑟瑟发抖,这种情况根本打不了仗,无论输赢,被大雨淋过的兵卒都会大病一场。
三国时期可没有青霉素啥的,得个传染病就糟了,所以曹操和李重谁也不敢动手。
当然,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可以,喝点姜汤御寒就可以了,但就现在这种情况,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到了第四天,雨水终于小了下来,李重的第一支五千人的援军也到了,当然,这也是骑兵,步兵是不可能走那么快的,估计还在和泥泞的道路对抗。
摩拳擦掌的李重打算和曹操厮杀一场,手中有了一万骑兵,李重的底气也上来了,现在李重最不怕的就是野战。同样一心想要速战速决的曹操也领兵出营,准备和李重厮杀一场,可两个人想得倒美,还没等动手,天空又乌云密布,雷声四起。
啥也别说了,撤兵吧,曹操和李重再牛叉,也不敢和老天对着干,只能看着春雨肆虐,心中就悲喜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