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和秦始皇恋爱的正确姿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无意外,这是秦王该加冠亲政的年纪了。
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董慈也没记错。
没多久秦王加冠亲政的消息就铺天盖地的淹没过来,百姓们奔走相告,大街小巷老少皆知。
自太后薨毙之后,咸阳城里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吕不韦手书的叩请秦王加冠亲政书言昔年受先王遗诏秉政朝纲,今秦王二十又二,当于开春之际行加冠大礼,辅臣还政与秦王。
因着太后薨毙,这里的辅臣指的就是吕不韦他自己了。
叩请文书刻录成册传往秦川各处州郡,斥候探子的消息满天飞,不过月余的时间,秦王加冠亲政的消息遍布天下,甚至连滨海而居的齐王建都派使臣送了贺礼来。
百姓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赞吕不韦不揽权有公心大义的有之,赞秦王勤政有加心智亦成正当亲政的也有之,君王加冠亲政乃是国政之根本,咸阳城里迎来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一时间热闹非凡,董慈因有自己的事要做,近来几个月频繁来往于咸阳宫与相国府,消息一出来她就知道了。
二月二,龙抬头,春雷响动龙王布雨,二月初二万物复苏乃是一年之首,吕不韦与朝臣商议过后,将秦王加冠之日定在了这一天。
董慈看过赵政发下来的诏令,指派纲成君蔡泽总览冠礼大臣,相国吕不韦拟定行止程式及随行大臣名单,王琯领司空府前往雍城修葺王宫。
除此之外,诏书上还征发民力疏通渭水航道,令沿途各县平整咸阳至庸城官道,雍城军民领命搭建祭台等等,诸事繁杂,动辄关乎江山社稷祖宗基业,足够一干臣子们忙活好一阵了。
地点在秦国古都雍城。
可考的加冠细节也和历史记载差不多。
董慈合上手里的文简,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心说晚上还是再和阿政再商量一下吧,虽说赵姬死了,皇宫内院里也没有嫪毐,不会发生嫪毐之乱,但遇刺这种事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她还是跟去雍城比较安心。
春雷阵阵,外面天色沉闷阴寒,凉风一过能吹得人打起哆嗦来,乌云蔽日阴沉沉的。
看来是要下雨了。
董慈拢了拢身上的白轻裘,收了笔墨正打算早点回宫去,门外守着的小门童又叩门道有东临学宫的学子求见,董慈只得又坐了回去,让小门童把人请进来。
董慈这段时间处理的都是学宫学子们的信件,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或者不明白需要当面解释情况很多,宫廷内院出入不方便,董慈索性就在相国府驻扎了下来,每两日固定有一日下午会在相国府集中处理,其它大部分时间都在忙她山庄的事,这算董慈着手修建的第一座建筑,在工艺、用材、建筑风格跟秦国建筑保持一致的条件下,经过仔细设计的庄园会更精致合理,使用起来更贴心更人性化,无论是布置还是用途上都匠心独具,力求把它变成一个活招牌,由她出手的图纸完备细致的程度让工匠们赞不绝口,连赵小政都看了她好一会儿,神色莫辨,董慈姑且将它理解为崇拜罢。
门吱呀的一声开了,门童领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进来,有些发旧的白袍袍脚被雨水沁湿了些,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气度和姿容,袖袍遮着的文简露出一角来,显然也是有东西要给她了。
估计是文章罢,来找她辨道的,自她抛出暴秦的命题以后,或赞同或反对的声音全都跳出来了,从天南地北送来的文简多不甚数,光是稷下学宫和稷下书舍就有一大摞,董慈征得创作者的同意,全部放在东临书舍的书架上供人览阅了,一时间衍生出了很多不错的论点和文章,直接上门找她探讨的也不在少数。
董慈起身行了个平辈礼,男子将手里的文简递给仆从,这才朝董慈行了一礼道,”学生赵高,特来朝祭酒请教。“
赵高!?
董慈连文简都忘了接,有些吃惊地看着面前这个面貌清秀五官俊挺身形端正挺拔的年轻人,被透进来的寒气一吹这才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董慈知道这很失礼,但目光还是控制不住的落在赵高脸上。
她知道赵高迟早有一天会出现,但没想到是以学子的形象出现,董慈有点懵,比前几天在相国府遇见甘罗还吃惊。
甘罗九岁在相国府任职少庶子,十二岁为秦相登上人生巅峰,够她这等九岁只知道玩泥巴的小喽啰仰望佩服的。
赵高给董慈的却是另外一种冲击。
盯住别人的脸不放很是失礼的一件事,董慈强迫自己收回了视线,接了文简坐下来,不住道董慈别老是肤浅的以貌取人,赵小政长得还更好呢,不一样杀人不眨眼。
还是先看看文简罢,赵高现在还是个少年人,甚至都不认识秦始皇,顺利的话以后也不会有胡亥,离事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以后的事谁知道。
这么想着董慈好歹是镇定了一些,翻开小童送上来的文简仔细看起来。
总共有两卷,其中一卷果然是来与她论道的。
董慈无门无派,多半只是将士人百姓心里想说的说出来,暴[政酷律这四字是老生常谈,董慈十日前在董东临学宫提出来之前也和吕不韦商议过。
两人的意见一致。
防民之口犹如防川,费力堵漏不如掰开了揉碎了来讲,拨开迷雾把真正的秦国呈现在天下人面前,正如吕不韦所言,无论好的坏的,真真实实坦坦荡荡,当真言之有理,无过是给秦国正名,有过则改之。
董慈看得心里感慨咂舌,赵高精通刑律,见解独到,文章也写得非常好。
言辞犀利通篇文章看下来洋洋洒洒,态度论点中肯,对秦律没有一味的褒或贬,逐条逐句的释义了秦法,条理清晰认知全面,细数了秦法激赏和重刑的益处弊端,弊端也提了一些相信的修改措施,总体而言和董慈的观点一致,当时当下,秦法的益处大于弊端。
文简上的字也非常漂亮,字里行间先一看温和俊挺,隐隐又有一股内敛的锐气透出来。
赵高可是名载史册的书法家。
字如其人,董慈看着面前的进退有度从容不迫的年轻人,心里忍不住咂舌,赵高的生平若写成一本书,定然跌宕起伏,名字叫《论花美男如何修炼成变态》。
董慈以为自己的目光很收敛,事实上似乎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赵高朝她行了一礼开口了,语气间竟是有些微微的紧张,”祭酒可是觉得有何处不妥?“
董慈摇头,赵高似乎是松了口气,复又朝董慈道,”赵高常闻祭酒的字奇正相生,刚柔并济,不知高可能得一副字,以便学生观仰研习?“
董慈正翻看另外一卷文书,瞧见里面《阿含经》众生相节选拓字,看着善男善女乐施好布的字样,顿时连眉毛都囧在了一起,她实在很想问问,面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不是赵高,或许只是同名同姓巧合罢了。
相询出生也不太好,还是以后再说罢,董慈忍了忍也忍住了。
只是看这书法字样,她这点水平哪里够指教他的,她的老师李斯还能旗鼓相当。
董慈见赵高正等着她回话,开口道,“兄台谬赞,兄台若对字法有兴趣,改日引荐李斯长史与你相识,实不相瞒,我的字还是跟着他学的。”
董慈话说完又反应过来赵高和李斯是死对头,复又想两人如今正当年轻时,也没有利益冲突,经历相似喜好相同,引荐一番应该也无事。
赵高点头应下了,只不待他说话院外传来了脚步声,接着身边的仆从纷纷行礼,“见过王上,见过相国。”
赵政大步跨进来,赵高亦是叩首行礼,得了应允便起身下去了。
董慈朝吕不韦行礼道,”叨扰相国。“
吕不韦拂须笑道,“王上驾临鄙舍蓬荜生辉,何来叨扰,要是王上来了能别急匆匆走,能在府上小酌几樽更好,哈哈!”
吕... -->>
如无意外,这是秦王该加冠亲政的年纪了。
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董慈也没记错。
没多久秦王加冠亲政的消息就铺天盖地的淹没过来,百姓们奔走相告,大街小巷老少皆知。
自太后薨毙之后,咸阳城里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吕不韦手书的叩请秦王加冠亲政书言昔年受先王遗诏秉政朝纲,今秦王二十又二,当于开春之际行加冠大礼,辅臣还政与秦王。
因着太后薨毙,这里的辅臣指的就是吕不韦他自己了。
叩请文书刻录成册传往秦川各处州郡,斥候探子的消息满天飞,不过月余的时间,秦王加冠亲政的消息遍布天下,甚至连滨海而居的齐王建都派使臣送了贺礼来。
百姓们奔走相告议论纷纷,赞吕不韦不揽权有公心大义的有之,赞秦王勤政有加心智亦成正当亲政的也有之,君王加冠亲政乃是国政之根本,咸阳城里迎来一件普天同庆的喜事,一时间热闹非凡,董慈因有自己的事要做,近来几个月频繁来往于咸阳宫与相国府,消息一出来她就知道了。
二月二,龙抬头,春雷响动龙王布雨,二月初二万物复苏乃是一年之首,吕不韦与朝臣商议过后,将秦王加冠之日定在了这一天。
董慈看过赵政发下来的诏令,指派纲成君蔡泽总览冠礼大臣,相国吕不韦拟定行止程式及随行大臣名单,王琯领司空府前往雍城修葺王宫。
除此之外,诏书上还征发民力疏通渭水航道,令沿途各县平整咸阳至庸城官道,雍城军民领命搭建祭台等等,诸事繁杂,动辄关乎江山社稷祖宗基业,足够一干臣子们忙活好一阵了。
地点在秦国古都雍城。
可考的加冠细节也和历史记载差不多。
董慈合上手里的文简,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心说晚上还是再和阿政再商量一下吧,虽说赵姬死了,皇宫内院里也没有嫪毐,不会发生嫪毐之乱,但遇刺这种事不怕万一就怕一万,她还是跟去雍城比较安心。
春雷阵阵,外面天色沉闷阴寒,凉风一过能吹得人打起哆嗦来,乌云蔽日阴沉沉的。
看来是要下雨了。
董慈拢了拢身上的白轻裘,收了笔墨正打算早点回宫去,门外守着的小门童又叩门道有东临学宫的学子求见,董慈只得又坐了回去,让小门童把人请进来。
董慈这段时间处理的都是学宫学子们的信件,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或者不明白需要当面解释情况很多,宫廷内院出入不方便,董慈索性就在相国府驻扎了下来,每两日固定有一日下午会在相国府集中处理,其它大部分时间都在忙她山庄的事,这算董慈着手修建的第一座建筑,在工艺、用材、建筑风格跟秦国建筑保持一致的条件下,经过仔细设计的庄园会更精致合理,使用起来更贴心更人性化,无论是布置还是用途上都匠心独具,力求把它变成一个活招牌,由她出手的图纸完备细致的程度让工匠们赞不绝口,连赵小政都看了她好一会儿,神色莫辨,董慈姑且将它理解为崇拜罢。
门吱呀的一声开了,门童领着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进来,有些发旧的白袍袍脚被雨水沁湿了些,但丝毫不影响他的气度和姿容,袖袍遮着的文简露出一角来,显然也是有东西要给她了。
估计是文章罢,来找她辨道的,自她抛出暴秦的命题以后,或赞同或反对的声音全都跳出来了,从天南地北送来的文简多不甚数,光是稷下学宫和稷下书舍就有一大摞,董慈征得创作者的同意,全部放在东临书舍的书架上供人览阅了,一时间衍生出了很多不错的论点和文章,直接上门找她探讨的也不在少数。
董慈起身行了个平辈礼,男子将手里的文简递给仆从,这才朝董慈行了一礼道,”学生赵高,特来朝祭酒请教。“
赵高!?
董慈连文简都忘了接,有些吃惊地看着面前这个面貌清秀五官俊挺身形端正挺拔的年轻人,被透进来的寒气一吹这才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董慈知道这很失礼,但目光还是控制不住的落在赵高脸上。
她知道赵高迟早有一天会出现,但没想到是以学子的形象出现,董慈有点懵,比前几天在相国府遇见甘罗还吃惊。
甘罗九岁在相国府任职少庶子,十二岁为秦相登上人生巅峰,够她这等九岁只知道玩泥巴的小喽啰仰望佩服的。
赵高给董慈的却是另外一种冲击。
盯住别人的脸不放很是失礼的一件事,董慈强迫自己收回了视线,接了文简坐下来,不住道董慈别老是肤浅的以貌取人,赵小政长得还更好呢,不一样杀人不眨眼。
还是先看看文简罢,赵高现在还是个少年人,甚至都不认识秦始皇,顺利的话以后也不会有胡亥,离事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以后的事谁知道。
这么想着董慈好歹是镇定了一些,翻开小童送上来的文简仔细看起来。
总共有两卷,其中一卷果然是来与她论道的。
董慈无门无派,多半只是将士人百姓心里想说的说出来,暴[政酷律这四字是老生常谈,董慈十日前在董东临学宫提出来之前也和吕不韦商议过。
两人的意见一致。
防民之口犹如防川,费力堵漏不如掰开了揉碎了来讲,拨开迷雾把真正的秦国呈现在天下人面前,正如吕不韦所言,无论好的坏的,真真实实坦坦荡荡,当真言之有理,无过是给秦国正名,有过则改之。
董慈看得心里感慨咂舌,赵高精通刑律,见解独到,文章也写得非常好。
言辞犀利通篇文章看下来洋洋洒洒,态度论点中肯,对秦律没有一味的褒或贬,逐条逐句的释义了秦法,条理清晰认知全面,细数了秦法激赏和重刑的益处弊端,弊端也提了一些相信的修改措施,总体而言和董慈的观点一致,当时当下,秦法的益处大于弊端。
文简上的字也非常漂亮,字里行间先一看温和俊挺,隐隐又有一股内敛的锐气透出来。
赵高可是名载史册的书法家。
字如其人,董慈看着面前的进退有度从容不迫的年轻人,心里忍不住咂舌,赵高的生平若写成一本书,定然跌宕起伏,名字叫《论花美男如何修炼成变态》。
董慈以为自己的目光很收敛,事实上似乎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赵高朝她行了一礼开口了,语气间竟是有些微微的紧张,”祭酒可是觉得有何处不妥?“
董慈摇头,赵高似乎是松了口气,复又朝董慈道,”赵高常闻祭酒的字奇正相生,刚柔并济,不知高可能得一副字,以便学生观仰研习?“
董慈正翻看另外一卷文书,瞧见里面《阿含经》众生相节选拓字,看着善男善女乐施好布的字样,顿时连眉毛都囧在了一起,她实在很想问问,面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不是赵高,或许只是同名同姓巧合罢了。
相询出生也不太好,还是以后再说罢,董慈忍了忍也忍住了。
只是看这书法字样,她这点水平哪里够指教他的,她的老师李斯还能旗鼓相当。
董慈见赵高正等着她回话,开口道,“兄台谬赞,兄台若对字法有兴趣,改日引荐李斯长史与你相识,实不相瞒,我的字还是跟着他学的。”
董慈话说完又反应过来赵高和李斯是死对头,复又想两人如今正当年轻时,也没有利益冲突,经历相似喜好相同,引荐一番应该也无事。
赵高点头应下了,只不待他说话院外传来了脚步声,接着身边的仆从纷纷行礼,“见过王上,见过相国。”
赵政大步跨进来,赵高亦是叩首行礼,得了应允便起身下去了。
董慈朝吕不韦行礼道,”叨扰相国。“
吕不韦拂须笑道,“王上驾临鄙舍蓬荜生辉,何来叨扰,要是王上来了能别急匆匆走,能在府上小酌几樽更好,哈哈!”
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