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天汉之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几个人,邵凌、曹智严和余欢还好,好酒的牛皋和解立农在那里有些焦急。王宵猎轻轻摇头,没有再说他们。好酒是个人习惯,没有必要另眼相看。但绝不能因酒误事。
半个时辰后,王宵猎与几位将领出了门,各个军营巡视。
看着城里百姓欢欢喜喜过年。到处都挂桃符,有的人燃爆竹。几个打野胡的,装扮作神鬼模样,沿着待道两旁的店铺讨钱。一副太平景象。
牛皋道:“世间的百姓,就是喜欢穷乐呵。才太平几天,街道上就有了各种闲耍。”
王宵猎道:“就不是太平时候,这些闲耍难道少得了?百姓就是如此。一年到头辛苦,好不容易到了年尾,总要开心一番。我们守得仔细了,不让闲杂人等惹出事来便好。”
一边说着,一边到了城边军营处。王宵猎与几个人分别,到各处军营巡视。
到了晚上,王宵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旁边一个炭盆,桌上一壶酒,简单几个菜,自斟自饮。许多后世除夕的规矩这个时候没有形成,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只有一个人的除夕夜。
几杯酒下肚,王宵猎看着火红的炭盆,眼神有些迷离。这个时候,想起了前世的家庭,想起了在汝州的姐姐,想起了许多许多。
王宵猎明白,这些东西不能想。自己现在有许多事情要做,不能被思绪搅乱自己。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又忍不住去想。
叹了口气,举起酒杯,王宵猎一饮而尽。最后什么时候睡去,第二天都不记得了。
热热闹闹过了年。正月十六,有一百余汝州的读书人到了襄阳府,城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百姓们不知道这些人来干什么,议论纷纷。
府衙里,陈与义拜见了王宵猎。问道:“观察,昨日城里来了许多汝州人,百姓议论纷纷,不知他们来襄阳何事。自观察入城,与民休息,百姓皆得其利。突然间来这么多人,难免疑虑。”
王宵猎道:“疑虑什么?城里还有千余大军,他们怎么不疑虑?不用担心,这些人是来做事的。现在军里没钱,总要有人来赚钱才好。还有,减了百姓的税赋,难道会没有事?出事之后,乡下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襄阳我们初到,一时之间难找到合适的人,先选旧人来。”
陈与义点头称是。心中还是疑惑,只是没有再说。军队是打仗的,到襄阳来没有人奇怪。这些新来的汝州人却不是,看他们年纪轻,最大的不过三十余。而且气质文雅,明显有特殊来意。
送走了陈与义,王宵猎吩咐士卒,去把来的汝州人叫进府衙。
众人行礼罢。王宵猎道:“你们行前就讲得清楚,要到襄阳做什么。此事不急,这十日内,都在城内逛一逛,了解一下襄阳。虽然相距不远,襄阳与汝州分属南北,还是大有不同。”
众人称是。
王宵猎又道:“襄阳这里,气候较暖,降水也多。相对汝州来说,种的粮食稍有不同。襄阳有水的地方可以种稻,冬季种麦,一年稻麦两熟,如江淮般。只是百姓习性,种麦的人少,少收许多粮食。你们找府衙的公吏了解一下,哪里种麦多,早早知道种麦要注意什么。”
后世的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年两季,向南的地方甚至三季四季。但在宋朝,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年一季。只有少数地方,如江淮地区,实行稻麦轮作。朝廷税赋,还有地主田租,都是按一季算的。稻麦轮作的地方,就比其他地方富裕。当然,襄阳这里还可以稻与油菜轮作,还可以大豆与麦轮作。
农业技术是随着时间慢慢发展起来的。相隔千年,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便如此时,水稻的品种还不丰富,早稻晚稻分得不清楚,两季稻、三季稻都没有合适品种,想种也种不来。此时人说的晚稻,其实是稻收割之后不耕地,从根上重新长出来的。稻麦轮作实行的时间也不久,耕作技术并不普及。
实际上,王宵猎熟悉的农业,大多数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慢慢形成那个样子。哪怕民国时期,土地最肥沃的苏州地区,也只有极少的农田实行轮作。轮作、起垄、间种等等,这些农业技术确实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但发展缓慢,也不广泛。
王宵猎有前世的记忆,在地方粗粗一看,就有许多改进的地方。一些前世认为人人都知道的农业技术,此时并没有推广。比如在荆湖地区广泛推广轮作,就可以大大增加粮食产量。比如兴修水利,北方大量只能种粟的地方可以种麦,产量也可以增加。这样的机会很多。
王宵猎又道:“还有一件大事。军中的钱不多,我们需要赚钱。没有钱,怎么养军?只从百姓手中收是不行的,应当自己想办法。很多产业在汝州已经做得不错,襄阳也要做起来才好。十天时间,你们在襄阳多转一转,看看能做哪些生意。还有,襄阳产漆器,天下闻名。你们也要了解一番,招些工人做个漆器场。集中起来做,总比手艺人做的成本低。”
众人一起称是。
襄阳的特产是漆器,从唐朝时就天下闻名。不过到了宋朝,稍有衰落,不过还是天下名品。漆器在这个时代的地位,不是后世可比的。这生意发展起来,可以赚很多钱。
从进入汝州,王宵猎便就推广教育。这些从汝州来的人,一部分是那里的各种产业里面的,还有一部分是各地教识字的地方,学得好的。这些人,就是王宵猎现在最需要的干部队伍。虽然一切很粗糙,总是有了人,一切可以开始了。
第136章乱起
正月下旬,王宵猎与邵凌、牛皋三人带了一千八百兵马到了新野。同时征调襄阳府、邓州和唐州民夫五千人,以一个月为期,重建新野城,同时整修附近道路。
用三天时间,大军终于安顿下。王宵猎召集了牛皋和邵凌两人,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王宵猎道:“现在除了各州县驻军,我们只剩不足两千人。这两千人里,大多都合兵样,身体魁梧健壮,训练好了可作为精兵。除此之外,几州合兵样的人员,两个月内都会送到这里来。依我估计,当不下五六千人。我欲把这些军队分作三部分,你们两人各领一部,我领一部。”
听了这话,邵凌一惊:“为何?随着官人起兵时,数名将领,怎么知州要减少?”
王宵猎道:“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时间,加之时常学习,看得出来,你们两个是最适合带兵的。其余几人差一些,还要历练。现在让他们各守州县,等到有了官员,依然是要到军中来。”
邵凌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他自己也看得出来,现在军中,除了自己,其余几人不能说不善于带军,但对于如何训练,如何指挥,都有些没头绪。让他们到新野来编练精兵,是不合适的。王宵猎让自己和牛皋一起到新野来,是经过考虑的。
新野位于邓州境内,牛皋虽挂知州之名,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练兵上。
看着两人,王宵猎道:“正当乱世,军队是最重要的。我之所以选新野这个地方,就是因为这里处数州交界,且人烟稀少。远离繁华之地,可以让军队安心训练。归邻数州,军队可以随时出击。现在我们北方是翟太尉,其余方向都没有劲敌。翟太尉是洛阳大族,要紧守地方,不必多担心。我们现在防备的主要方向,应当是东边。杜留守去年掘了黄河,要出很多乱子的。”
杜充掘黄河,黄河夺泗水入淮,很多地方被淹。加上金兵南下,兵祸加上水患,接下来的几年必然不太平。看杜充的样子,并不是要死守开封府,后边必出大乱。
牛皋道:“知州,练五六千兵,可不是小数目。不说别的,仅养兵之费,就是一大笔钱。更不要灭了杨进,军中多了许多战马,养马花费也不少。”
王宵猎点头:“你说的不错。灭杨进之后,得了他不少马匹。我算了一下,堪为战马的,现在军中有一千六百匹。仅能骑乘的,还有八百多匹。除了其他地方所用,我欲把一千六百匹战马,还有三百匹骑乘的马全部运来新野。这些马匹,编为两千骑兵。牛统制,便由你统帅。”
牛皋犹豫一下。叉手道:“末将听命!”
王宵猎点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想办法自己培育马匹。本朝向来缺马,金军又禁止向南边贩售,只能够自己养。方城山并不高大,有许多缓坡地。我欲在方城县设一马监,派专人养马。虽然比不得北方水土,精心饲养,总能养些好马出来。”
邵凌道:“知州,马匹喜凉。特别是战马,要地方空旷,草地宽广,天气凉爽才好。本朝设了许多马监,却一直养不出好马。除了陕西、河东等地,哪里有马补入军中?此事有些难。”
王宵猎道:“事在人为。只要用心,纵然难些,还是能养出好马。可能少一些,但总比不做好。行军打仗,哪里离得开马?除了马之外,还要养牛,养骡。不能做战马,用来做驮畜总是好的。”
邵凌和牛皋对视一眼,没有说话。他们心里却明白,王宵猎有些病急乱投医了。从晚唐五代起,中原势力就想养马,可哪里养得起来?宋朝的战马,大多数是从西北贸易而来。西夏叛乱后,马的数量大为减少,以致禁军中的骑兵许多都严重缺马。
布置完了,王宵猎起身。道:“走,我们四处看看。新野周围居民不多,这三天都已搬起。以后这二十里内,就保有军营了。”
出了帅帐,就见军帐连绵。军帐外面,到处都是枯黄的野草,浅的没膝,高的过人。
看着周围景色,王宵猎道:“新野自古就是繁华地,哪里能想到现在是这般样子。唉,宛洛之间发生了多少大... -->>
看几个人,邵凌、曹智严和余欢还好,好酒的牛皋和解立农在那里有些焦急。王宵猎轻轻摇头,没有再说他们。好酒是个人习惯,没有必要另眼相看。但绝不能因酒误事。
半个时辰后,王宵猎与几位将领出了门,各个军营巡视。
看着城里百姓欢欢喜喜过年。到处都挂桃符,有的人燃爆竹。几个打野胡的,装扮作神鬼模样,沿着待道两旁的店铺讨钱。一副太平景象。
牛皋道:“世间的百姓,就是喜欢穷乐呵。才太平几天,街道上就有了各种闲耍。”
王宵猎道:“就不是太平时候,这些闲耍难道少得了?百姓就是如此。一年到头辛苦,好不容易到了年尾,总要开心一番。我们守得仔细了,不让闲杂人等惹出事来便好。”
一边说着,一边到了城边军营处。王宵猎与几个人分别,到各处军营巡视。
到了晚上,王宵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旁边一个炭盆,桌上一壶酒,简单几个菜,自斟自饮。许多后世除夕的规矩这个时候没有形成,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只有一个人的除夕夜。
几杯酒下肚,王宵猎看着火红的炭盆,眼神有些迷离。这个时候,想起了前世的家庭,想起了在汝州的姐姐,想起了许多许多。
王宵猎明白,这些东西不能想。自己现在有许多事情要做,不能被思绪搅乱自己。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又忍不住去想。
叹了口气,举起酒杯,王宵猎一饮而尽。最后什么时候睡去,第二天都不记得了。
热热闹闹过了年。正月十六,有一百余汝州的读书人到了襄阳府,城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百姓们不知道这些人来干什么,议论纷纷。
府衙里,陈与义拜见了王宵猎。问道:“观察,昨日城里来了许多汝州人,百姓议论纷纷,不知他们来襄阳何事。自观察入城,与民休息,百姓皆得其利。突然间来这么多人,难免疑虑。”
王宵猎道:“疑虑什么?城里还有千余大军,他们怎么不疑虑?不用担心,这些人是来做事的。现在军里没钱,总要有人来赚钱才好。还有,减了百姓的税赋,难道会没有事?出事之后,乡下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襄阳我们初到,一时之间难找到合适的人,先选旧人来。”
陈与义点头称是。心中还是疑惑,只是没有再说。军队是打仗的,到襄阳来没有人奇怪。这些新来的汝州人却不是,看他们年纪轻,最大的不过三十余。而且气质文雅,明显有特殊来意。
送走了陈与义,王宵猎吩咐士卒,去把来的汝州人叫进府衙。
众人行礼罢。王宵猎道:“你们行前就讲得清楚,要到襄阳做什么。此事不急,这十日内,都在城内逛一逛,了解一下襄阳。虽然相距不远,襄阳与汝州分属南北,还是大有不同。”
众人称是。
王宵猎又道:“襄阳这里,气候较暖,降水也多。相对汝州来说,种的粮食稍有不同。襄阳有水的地方可以种稻,冬季种麦,一年稻麦两熟,如江淮般。只是百姓习性,种麦的人少,少收许多粮食。你们找府衙的公吏了解一下,哪里种麦多,早早知道种麦要注意什么。”
后世的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是一年两季,向南的地方甚至三季四季。但在宋朝,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一年一季。只有少数地方,如江淮地区,实行稻麦轮作。朝廷税赋,还有地主田租,都是按一季算的。稻麦轮作的地方,就比其他地方富裕。当然,襄阳这里还可以稻与油菜轮作,还可以大豆与麦轮作。
农业技术是随着时间慢慢发展起来的。相隔千年,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便如此时,水稻的品种还不丰富,早稻晚稻分得不清楚,两季稻、三季稻都没有合适品种,想种也种不来。此时人说的晚稻,其实是稻收割之后不耕地,从根上重新长出来的。稻麦轮作实行的时间也不久,耕作技术并不普及。
实际上,王宵猎熟悉的农业,大多数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慢慢形成那个样子。哪怕民国时期,土地最肥沃的苏州地区,也只有极少的农田实行轮作。轮作、起垄、间种等等,这些农业技术确实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但发展缓慢,也不广泛。
王宵猎有前世的记忆,在地方粗粗一看,就有许多改进的地方。一些前世认为人人都知道的农业技术,此时并没有推广。比如在荆湖地区广泛推广轮作,就可以大大增加粮食产量。比如兴修水利,北方大量只能种粟的地方可以种麦,产量也可以增加。这样的机会很多。
王宵猎又道:“还有一件大事。军中的钱不多,我们需要赚钱。没有钱,怎么养军?只从百姓手中收是不行的,应当自己想办法。很多产业在汝州已经做得不错,襄阳也要做起来才好。十天时间,你们在襄阳多转一转,看看能做哪些生意。还有,襄阳产漆器,天下闻名。你们也要了解一番,招些工人做个漆器场。集中起来做,总比手艺人做的成本低。”
众人一起称是。
襄阳的特产是漆器,从唐朝时就天下闻名。不过到了宋朝,稍有衰落,不过还是天下名品。漆器在这个时代的地位,不是后世可比的。这生意发展起来,可以赚很多钱。
从进入汝州,王宵猎便就推广教育。这些从汝州来的人,一部分是那里的各种产业里面的,还有一部分是各地教识字的地方,学得好的。这些人,就是王宵猎现在最需要的干部队伍。虽然一切很粗糙,总是有了人,一切可以开始了。
第136章乱起
正月下旬,王宵猎与邵凌、牛皋三人带了一千八百兵马到了新野。同时征调襄阳府、邓州和唐州民夫五千人,以一个月为期,重建新野城,同时整修附近道路。
用三天时间,大军终于安顿下。王宵猎召集了牛皋和邵凌两人,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王宵猎道:“现在除了各州县驻军,我们只剩不足两千人。这两千人里,大多都合兵样,身体魁梧健壮,训练好了可作为精兵。除此之外,几州合兵样的人员,两个月内都会送到这里来。依我估计,当不下五六千人。我欲把这些军队分作三部分,你们两人各领一部,我领一部。”
听了这话,邵凌一惊:“为何?随着官人起兵时,数名将领,怎么知州要减少?”
王宵猎道:“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时间,加之时常学习,看得出来,你们两个是最适合带兵的。其余几人差一些,还要历练。现在让他们各守州县,等到有了官员,依然是要到军中来。”
邵凌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他自己也看得出来,现在军中,除了自己,其余几人不能说不善于带军,但对于如何训练,如何指挥,都有些没头绪。让他们到新野来编练精兵,是不合适的。王宵猎让自己和牛皋一起到新野来,是经过考虑的。
新野位于邓州境内,牛皋虽挂知州之名,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练兵上。
看着两人,王宵猎道:“正当乱世,军队是最重要的。我之所以选新野这个地方,就是因为这里处数州交界,且人烟稀少。远离繁华之地,可以让军队安心训练。归邻数州,军队可以随时出击。现在我们北方是翟太尉,其余方向都没有劲敌。翟太尉是洛阳大族,要紧守地方,不必多担心。我们现在防备的主要方向,应当是东边。杜留守去年掘了黄河,要出很多乱子的。”
杜充掘黄河,黄河夺泗水入淮,很多地方被淹。加上金兵南下,兵祸加上水患,接下来的几年必然不太平。看杜充的样子,并不是要死守开封府,后边必出大乱。
牛皋道:“知州,练五六千兵,可不是小数目。不说别的,仅养兵之费,就是一大笔钱。更不要灭了杨进,军中多了许多战马,养马花费也不少。”
王宵猎点头:“你说的不错。灭杨进之后,得了他不少马匹。我算了一下,堪为战马的,现在军中有一千六百匹。仅能骑乘的,还有八百多匹。除了其他地方所用,我欲把一千六百匹战马,还有三百匹骑乘的马全部运来新野。这些马匹,编为两千骑兵。牛统制,便由你统帅。”
牛皋犹豫一下。叉手道:“末将听命!”
王宵猎点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想办法自己培育马匹。本朝向来缺马,金军又禁止向南边贩售,只能够自己养。方城山并不高大,有许多缓坡地。我欲在方城县设一马监,派专人养马。虽然比不得北方水土,精心饲养,总能养些好马出来。”
邵凌道:“知州,马匹喜凉。特别是战马,要地方空旷,草地宽广,天气凉爽才好。本朝设了许多马监,却一直养不出好马。除了陕西、河东等地,哪里有马补入军中?此事有些难。”
王宵猎道:“事在人为。只要用心,纵然难些,还是能养出好马。可能少一些,但总比不做好。行军打仗,哪里离得开马?除了马之外,还要养牛,养骡。不能做战马,用来做驮畜总是好的。”
邵凌和牛皋对视一眼,没有说话。他们心里却明白,王宵猎有些病急乱投医了。从晚唐五代起,中原势力就想养马,可哪里养得起来?宋朝的战马,大多数是从西北贸易而来。西夏叛乱后,马的数量大为减少,以致禁军中的骑兵许多都严重缺马。
布置完了,王宵猎起身。道:“走,我们四处看看。新野周围居民不多,这三天都已搬起。以后这二十里内,就保有军营了。”
出了帅帐,就见军帐连绵。军帐外面,到处都是枯黄的野草,浅的没膝,高的过人。
看着周围景色,王宵猎道:“新野自古就是繁华地,哪里能想到现在是这般样子。唉,宛洛之间发生了多少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