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春如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驱散一室清寒,濮阳将火盆推到卫秀身前,好与她近些。
暖意随着公主的举动靠近,炭火散发的灼热温暖慢慢地穿透小毯,包裹她的小腿。这股暖意,便如公主的关心,霸道不容拒绝。
卫秀心底一叹,伸手置于火盆上方取暖,口中道:“我知殿下出手干预,是因代王一贯作风并不尖锐。此番忽然处处针对荆王,定然是有人提醒。殿下近侍君侧,消息灵通,你若出声,他必不敢等闲待之。且你我有约在先,殿下先行试探,也是情理之中。”
分明是她争胜,先生却轻巧地说是试探,与她搭了台阶。濮阳也不矫情,顺着台阶就下了:“先生体察入微,我不如先生。”
卫秀缓缓摇头,看濮阳就像看一初生之犊,宽容而温柔:“殿下能明形势,又知找准关节暗中使劲,很是机智,可殿下忘了,有些事可借势而为,而有些事,却是不可逆转的。”
濮阳默默揣摩她话中之意。卫秀叹了口气,眼中微不可察地流露出一抹嘲讽:“这世上最不可逆转之势,恰好,便是陛下的心意。”
濮阳心中,陛下乃明君慈父,治理天下,兢兢业业,待儿女也是多有宽纵。她算计旁人,却不愿以功利之心去算计陛下。听卫秀此言,像是说陛下刚愎自用,濮阳先是皱眉,下意识地便维护父亲,为皇帝辩白道:“陛下能纳良谏,对直言极谏之臣多有嘉赞。也曾多次知晓不妥,改换心意,先生此言,未免偏颇。”
卫秀神色冷清,点点头:“确实如此。可若是关乎立储,关乎萧氏百年国运?陛下可能轻易改换心意?”
濮阳呼吸一滞,略不自在道:“先生直言便是。”
卫秀也察觉自己方才说得急了些,便有意和缓语气:“一家之运尚且郑重,何况国运?陛下自然万般慎重,岂能轻易改弦更张?殿下应当详知陛下之志,以图为父解忧。”
她这话说的在理,濮阳也显出凝重之色:“请先生为我细解之。”
卫秀便道:“殿下方才有问,为何朝中分明代王占上风,陛下却始终看好荆王。缘由简单得很,不过是殿下身在其中,未曾察之。”卫秀看向濮阳,“陛下看重荆王,只因荆王贤于代王。”
濮阳一怔,随即了然。她熟知后事,知晓最终诸王中无一人脱颖,便未将他们放在心上,以为陛下要的不过是朝堂平衡。可她忘了,在决定立萧德文之前,陛下也对诸王殷殷期盼。因荆王贤于代王,故而他眼下虽弱,但陛下为观其本事,愿花费心力,将他提拔起来。
之前支持晋王与赵王相争便是如此,可惜,晋王令陛下失望了,手段毒辣,好用小聪明不说,竟向手足下手,陛下不得不将其出局,转而观察其他皇子。
见濮阳听进去了,卫秀继续道:“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可一朝战起,便是燎原之势。陛下雄才伟略,国内政治清明,又岂能不将目光对准南方?大魏兵良将广,粮草充足,而宋齐国君或安逸享乐,或暴虐不仁,日渐式微,正是大魏出兵的好时机,可陛下却似毫无此心,殿下可知为何?”
她说的不错,皇帝确实有南征之心,他私底下常取舆图,一看便是许久,可那也只是私下,他从未在朝堂提起此事,就连有武将奏请南下,皇帝也多半含糊过去,毫无出兵之意。濮阳不得不赞叹卫秀之敏锐。
她目光湛亮,看着卫秀,请她说下去。
卫秀也不推辞,再道:“只因诸王不贤,后继无人。如今军中得势皆世家,一旦战起,世家屡立军功,必会膨胀,若后有贤君继位,能力行压制便罢了,可纵观诸王,无一人有那等气魄与才能。倘若南征齐宋,换来的是江山易主,岂不是得不偿失?”
魏能代周,便是因萧氏在三国对战之中屡立奇功,威望日隆,甚于皇室。有此为前鉴,皇帝怎敢轻易尝试。
“如此,储君之位,必是立贤不立长。”卫秀总结道,“这正利于殿下行事。”
历来立贤不立长,便少不得横生波澜,而今诸王形势,更是复杂,陛下又未有决断,将来朝中这趟水,怕是将越搅越浑。而她,正好从中得利。
至于得什么利,卫秀未明言,濮阳亦未发问,二人心照不宣。
双手烤得暖洋洋的,卫秀见濮阳已想明白了,便温缓笑问:“殿下可知,诸多皇子皇孙,秀为何奉殿下为主?”
濮阳身形微滞,不知怎么便期待起来,期待之余又隐隐有着一丝紧张。她自以待先生至诚,然先生擅审时度势,断不会因她诚心便来辅佐最难取胜的她。当是她有旁人没有的好处。
暗暗怀着一丝丝期盼,濮阳脸色正经:“先生青眼相加,想是我有过人之处。”
卫秀颔首:“荆王贤于代王,而殿下,贤于诸王。”她说罢,微微一笑:“诸王无能为力,殿下正可为父分忧。”
驱散一室清寒,濮阳将火盆推到卫秀身前,好与她近些。
暖意随着公主的举动靠近,炭火散发的灼热温暖慢慢地穿透小毯,包裹她的小腿。这股暖意,便如公主的关心,霸道不容拒绝。
卫秀心底一叹,伸手置于火盆上方取暖,口中道:“我知殿下出手干预,是因代王一贯作风并不尖锐。此番忽然处处针对荆王,定然是有人提醒。殿下近侍君侧,消息灵通,你若出声,他必不敢等闲待之。且你我有约在先,殿下先行试探,也是情理之中。”
分明是她争胜,先生却轻巧地说是试探,与她搭了台阶。濮阳也不矫情,顺着台阶就下了:“先生体察入微,我不如先生。”
卫秀缓缓摇头,看濮阳就像看一初生之犊,宽容而温柔:“殿下能明形势,又知找准关节暗中使劲,很是机智,可殿下忘了,有些事可借势而为,而有些事,却是不可逆转的。”
濮阳默默揣摩她话中之意。卫秀叹了口气,眼中微不可察地流露出一抹嘲讽:“这世上最不可逆转之势,恰好,便是陛下的心意。”
濮阳心中,陛下乃明君慈父,治理天下,兢兢业业,待儿女也是多有宽纵。她算计旁人,却不愿以功利之心去算计陛下。听卫秀此言,像是说陛下刚愎自用,濮阳先是皱眉,下意识地便维护父亲,为皇帝辩白道:“陛下能纳良谏,对直言极谏之臣多有嘉赞。也曾多次知晓不妥,改换心意,先生此言,未免偏颇。”
卫秀神色冷清,点点头:“确实如此。可若是关乎立储,关乎萧氏百年国运?陛下可能轻易改换心意?”
濮阳呼吸一滞,略不自在道:“先生直言便是。”
卫秀也察觉自己方才说得急了些,便有意和缓语气:“一家之运尚且郑重,何况国运?陛下自然万般慎重,岂能轻易改弦更张?殿下应当详知陛下之志,以图为父解忧。”
她这话说的在理,濮阳也显出凝重之色:“请先生为我细解之。”
卫秀便道:“殿下方才有问,为何朝中分明代王占上风,陛下却始终看好荆王。缘由简单得很,不过是殿下身在其中,未曾察之。”卫秀看向濮阳,“陛下看重荆王,只因荆王贤于代王。”
濮阳一怔,随即了然。她熟知后事,知晓最终诸王中无一人脱颖,便未将他们放在心上,以为陛下要的不过是朝堂平衡。可她忘了,在决定立萧德文之前,陛下也对诸王殷殷期盼。因荆王贤于代王,故而他眼下虽弱,但陛下为观其本事,愿花费心力,将他提拔起来。
之前支持晋王与赵王相争便是如此,可惜,晋王令陛下失望了,手段毒辣,好用小聪明不说,竟向手足下手,陛下不得不将其出局,转而观察其他皇子。
见濮阳听进去了,卫秀继续道:“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可一朝战起,便是燎原之势。陛下雄才伟略,国内政治清明,又岂能不将目光对准南方?大魏兵良将广,粮草充足,而宋齐国君或安逸享乐,或暴虐不仁,日渐式微,正是大魏出兵的好时机,可陛下却似毫无此心,殿下可知为何?”
她说的不错,皇帝确实有南征之心,他私底下常取舆图,一看便是许久,可那也只是私下,他从未在朝堂提起此事,就连有武将奏请南下,皇帝也多半含糊过去,毫无出兵之意。濮阳不得不赞叹卫秀之敏锐。
她目光湛亮,看着卫秀,请她说下去。
卫秀也不推辞,再道:“只因诸王不贤,后继无人。如今军中得势皆世家,一旦战起,世家屡立军功,必会膨胀,若后有贤君继位,能力行压制便罢了,可纵观诸王,无一人有那等气魄与才能。倘若南征齐宋,换来的是江山易主,岂不是得不偿失?”
魏能代周,便是因萧氏在三国对战之中屡立奇功,威望日隆,甚于皇室。有此为前鉴,皇帝怎敢轻易尝试。
“如此,储君之位,必是立贤不立长。”卫秀总结道,“这正利于殿下行事。”
历来立贤不立长,便少不得横生波澜,而今诸王形势,更是复杂,陛下又未有决断,将来朝中这趟水,怕是将越搅越浑。而她,正好从中得利。
至于得什么利,卫秀未明言,濮阳亦未发问,二人心照不宣。
双手烤得暖洋洋的,卫秀见濮阳已想明白了,便温缓笑问:“殿下可知,诸多皇子皇孙,秀为何奉殿下为主?”
濮阳身形微滞,不知怎么便期待起来,期待之余又隐隐有着一丝紧张。她自以待先生至诚,然先生擅审时度势,断不会因她诚心便来辅佐最难取胜的她。当是她有旁人没有的好处。
暗暗怀着一丝丝期盼,濮阳脸色正经:“先生青眼相加,想是我有过人之处。”
卫秀颔首:“荆王贤于代王,而殿下,贤于诸王。”她说罢,微微一笑:“诸王无能为力,殿下正可为父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