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跟随曹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掌控并州除了需要那些官场人物的支持以外,民众的拥护以及具有威慑力的武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cn曹铄还记得当年在老虎岭旁边的那个无名的小山上,他讲过的那些话,也许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假,但是那确实是自己的心声,现在终于有实现的机会了。
并州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它是一个穷地方,但是也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此时的并州并没有经过后世千百年的过度开发,还可以看到遍地绿树、河流密布的好好景致,水土流失更没有后世那样严重。在这并州这片尚属富饶的土地上,有着沱河、汾水、涅水、沁水、清漳水等大大小小数十条河流,不断为这片土地输送着养料,也养育着并州的人民。
而并州人民身上有着沉重的包袱,他们要叫越来越多的田赋,还要交纳口赋、算赋等人头税,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服徭役,这样的局面下,人民就像被榨干了血液的行尸走肉,只是勉勉强强活着而已。对于这种情况,曹铄非常担心,他广泛征集大家意见,不但和南华囚仙、高柔等人商议,还广泛听取乡老、小吏等基层人士的意见,最终决定开始减负,他的第一步就是减轻田赋的份额。
田赋即田租,是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属收益税性质。田赋地征课范围。为土地的出产物,包括粟米和刍稿,均以实物交纳。田赋的征课方法:田赋的征课依据是土地册籍。核实土地数量的方法,是“令民得以律占租”是指农民自己申报。报告的内容包括耕地面积,大小人丁。土地产量等;经乡一级主管官吏(三老、啬夫审查核实,统一评定产量后,再根据实有田亩数,评定地亩产量和国家规定的税率,求出应纳税额。登记入册,按户汇编,上报到县,经批准后,由乡佐组织征收。
后来,因国家无事,社会稳定,在土地税收变化不多的情况下。为简化征收手续,就根据连续几年的征收情况,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据以征收。把全国地土地。按照土地的肥瘠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根据连续几年的生产情况,确定一个平均收获量,对上、中、下三等不同的土地课以同一税率,这样,税率虽然一样,但每亩土地缴纳的税额不一样。
在汉代,田赋的征收,除了粟米之外,还有刍稿。刍稿是农作物的秸杆。用以充当饲料、燃料和建筑材料之用。有人认为刍稿是一种附加税。其实。从秦到汉,刍稿都是同粟米同时征收的。都应属于田赋收入地范围。如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用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年令“勿出今年田租刍稿。东汉和帝初元十四年(公元162年)因灾减免。两者都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刍稿属于田赋无疑。
大体情况了解以后,曹铄确定了一条还兵于农、恢复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具体到田赋,其征收原则是:“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田租一律用实物交纳,且实行轻税政策:实行三十税一制,废除边境的十五税一制。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地负担,曹铄的第二步就是削减人头税。
新抵晋阳的曹铄顾不上休息,就一头扎进并州刺史部的户籍档案所在地,了解并州的情况。并州共有九个郡县,九十八个县邑以及侯国,在籍的共计有民十一万五千零一十一户,七十万三千六十五口人。这个数目也太少了,曹铄还记得小时候跟曹操翻看司隶户籍,那里有六十一万户,约三百一十万六千人;而后来在兖州跟从义父曹操学习处理政事时,他清楚地记得兖州有七十九万九千户,约四百零五万两千人,足足是这并州的六倍左右!
并州一方面直接面对外族的入侵,战事频繁,另一方面赋税徭役太重了,许多平民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逃亡。留在原地的百姓就要分担更重的徭役,不久也跟着逃亡了。这种恶性循环就像一个大大地毒瘤,不断抽取并州地生命潜力。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曹铄待在书房里一想就是一整天,可是什么头绪也没有,因为他对这大汉的赋税、徭役了解地不多,闭门造车当然想不出什么好想法。
第二天,曹铄专门从晋阳找来几个熟知这些事物的老吏,听他们解说。这才知道原来过去人是要叫人头税地,又称口赋、算赋。汉代的口赋又叫口钱,征收对象是七... -->>
掌控并州除了需要那些官场人物的支持以外,民众的拥护以及具有威慑力的武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cn曹铄还记得当年在老虎岭旁边的那个无名的小山上,他讲过的那些话,也许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假,但是那确实是自己的心声,现在终于有实现的机会了。
并州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它是一个穷地方,但是也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地方。此时的并州并没有经过后世千百年的过度开发,还可以看到遍地绿树、河流密布的好好景致,水土流失更没有后世那样严重。在这并州这片尚属富饶的土地上,有着沱河、汾水、涅水、沁水、清漳水等大大小小数十条河流,不断为这片土地输送着养料,也养育着并州的人民。
而并州人民身上有着沉重的包袱,他们要叫越来越多的田赋,还要交纳口赋、算赋等人头税,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服徭役,这样的局面下,人民就像被榨干了血液的行尸走肉,只是勉勉强强活着而已。对于这种情况,曹铄非常担心,他广泛征集大家意见,不但和南华囚仙、高柔等人商议,还广泛听取乡老、小吏等基层人士的意见,最终决定开始减负,他的第一步就是减轻田赋的份额。
田赋即田租,是国家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属收益税性质。田赋地征课范围。为土地的出产物,包括粟米和刍稿,均以实物交纳。田赋的征课方法:田赋的征课依据是土地册籍。核实土地数量的方法,是“令民得以律占租”是指农民自己申报。报告的内容包括耕地面积,大小人丁。土地产量等;经乡一级主管官吏(三老、啬夫审查核实,统一评定产量后,再根据实有田亩数,评定地亩产量和国家规定的税率,求出应纳税额。登记入册,按户汇编,上报到县,经批准后,由乡佐组织征收。
后来,因国家无事,社会稳定,在土地税收变化不多的情况下。为简化征收手续,就根据连续几年的征收情况,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据以征收。把全国地土地。按照土地的肥瘠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根据连续几年的生产情况,确定一个平均收获量,对上、中、下三等不同的土地课以同一税率,这样,税率虽然一样,但每亩土地缴纳的税额不一样。
在汉代,田赋的征收,除了粟米之外,还有刍稿。刍稿是农作物的秸杆。用以充当饲料、燃料和建筑材料之用。有人认为刍稿是一种附加税。其实。从秦到汉,刍稿都是同粟米同时征收的。都应属于田赋收入地范围。如秦二世皇帝元年(公元前209年)用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年令“勿出今年田租刍稿。东汉和帝初元十四年(公元162年)因灾减免。两者都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刍稿属于田赋无疑。
大体情况了解以后,曹铄确定了一条还兵于农、恢复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具体到田赋,其征收原则是:“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田租一律用实物交纳,且实行轻税政策:实行三十税一制,废除边境的十五税一制。这样一来,就极大地减轻了农民地负担,曹铄的第二步就是削减人头税。
新抵晋阳的曹铄顾不上休息,就一头扎进并州刺史部的户籍档案所在地,了解并州的情况。并州共有九个郡县,九十八个县邑以及侯国,在籍的共计有民十一万五千零一十一户,七十万三千六十五口人。这个数目也太少了,曹铄还记得小时候跟曹操翻看司隶户籍,那里有六十一万户,约三百一十万六千人;而后来在兖州跟从义父曹操学习处理政事时,他清楚地记得兖州有七十九万九千户,约四百零五万两千人,足足是这并州的六倍左右!
并州一方面直接面对外族的入侵,战事频繁,另一方面赋税徭役太重了,许多平民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逃亡。留在原地的百姓就要分担更重的徭役,不久也跟着逃亡了。这种恶性循环就像一个大大地毒瘤,不断抽取并州地生命潜力。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曹铄待在书房里一想就是一整天,可是什么头绪也没有,因为他对这大汉的赋税、徭役了解地不多,闭门造车当然想不出什么好想法。
第二天,曹铄专门从晋阳找来几个熟知这些事物的老吏,听他们解说。这才知道原来过去人是要叫人头税地,又称口赋、算赋。汉代的口赋又叫口钱,征收对象是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