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武夫当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元宵节快乐!】
第84章,趁势发展
次日,袁肃千等万盼总算在淮安迎来了北京发来的命令,中央政府批准他之前的保举,允许设立淮安和淮北两处警备司令部,以及对陈禄衫的上任盐城县长的安排。有了这份命令,接下来的建制扩充便更有底气。
自从向北京发去电文,到等到北京回复电文,这过去的近一周时间里,袁肃一直都在忙碌着筹集资金和安排人员采购军火。这件事进行的很顺利,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淮安和淮北两县县长的位子便卖了出去,可见觊觎此位的人大有人在。
淮安是富庶之地,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七万的价格拍板决定下来。而买下县长一职的反而不是本地最富有的商户,偏偏就是前任淮安知府卢有道。据下面的人打听来说,卢有道本身虽然有一些积蓄,可远远还不够出七万元的现款,最后却是由几个商人出资帮助卢有道买下县长,卢有道则承诺今后必然会保障这些商人的政治利益。
淮北想必淮安要差很多,不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好在占据淮河的一个头。陈文年与当地的士绅名流们一番交涉,最后还是以四万五千元的价格成交。买下县长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上一任县长自己。
淮北不像淮安之前经历过一场战斗,所以省府是有口实有名义将前县长撤职查办。淮北从南北内战一开始就没什么大的动静,陈文年率部抵达时,该县县政府是五脏六腑俱全,从县长到吏员都有人在岗。
简单的来说,也不算是把淮北县长卖出去了,无非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勒索了现任县长一笔。对于现任县长来说虽然是怨声不止,可又能怎么办?岂不说这些人有刀有枪,再者背后还是大总统侄子在撑腰,只怕连安徽省长都不敢吱声。
陈文年事先早已把淮北的情况汇报给了袁肃,袁肃打心底里确实也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但相比于眼前实际的利益来说,有时候还是有果断的做出取舍。
收上来这十一万多的款子,加上第一混成旅本身携带的现款,再又从北方银行贷款八万多,袁肃手中总算凑齐了三十万元的启动资金。
当然,在凑资金的同时,该进行的工作一点都没有拖拉。
郭文远一抵达淮北就马上在郊区买下一座庄园,又吩咐县府把淮北警备司令部的招牌连夜赶制出来。庄园前后经过两天不停息的修缮、添置和更改,两天之后立刻变成了威严的警备司令部大楼。大楼里该有的办公物什、电报机、宿舍、地图仪器等等,主要的陈设一应齐全,至于剩下的小物件则今后一点一点再做添设。
第二团早先还专门在郊区开辟了一处营盘,是以一个废弃的农园为基础,从第二团抵达淮北便开始着手布置。起初是打算让给战争结束之后,分散到各地的部队在收拢时所用,后来索性就直接让给警备司令部充当兵营。
关于警备司令部建军的事宜,郭文远同样不敢怠慢,在与陈文年协商之后,先将第二团分出来的一个营进行编制,再把本地的警方、救火营乃至县府卫队全部收编起来。如此一来大约凑齐了两个营七百余人。
随后又立刻打出旗号,正儿八经的开始招募新兵。
招募新兵完全是按照第一混成旅的规格,报名参军者一人发十块钱安家费,安家费不会交给士兵而是直接邮寄到家中。警备司令部的士兵日常生活待遇也尽可能参照第一混成旅,一日三餐,按时提供被服用品。
消息一经传出,淮北城内响应者并不多,毕竟城中老百姓生活还算不错,没必要在这个乱世去参军。倒是下面那些乡镇有不少人纷纷赶来投军,大部分是农民子弟,也有一些无业游民,反正为的就是混一口饭吃。
至北京把命令发下来的这天,淮北这边已经有近八百人被录入新兵营。平均每天报名的人数实际上是有三百余人,但并不是什么人都会被录入,还是要经过一番基本的筛选。
郭文远干了一年的民兵工作,对组织训练方面很有心得。他决定一边继续招募,直至招满到两千人为止,一边分批次组织训练。预计前后分为三批,一批训练三百五十人。
在新军军官安排上,他是从第二团当中抽调基层士官破格升任为新军的军官,也就是说原先第二团的排长调入新军担当连长,诸如此类。其目的就是在扩充军队的同时,保留第一混成旅的骨干,不至于因为新军而消弱第一混成旅自身的实力。
同时为了保证军官人才的培养和后续补充,他还仿照何其巩在滦州开办的随营学堂,建立警备司令部教务处,教务处下设速成随营学堂。学制和学习内容与滦州随营学堂一样,文化知识聘请当地的夫子来授课,政治方面则由郭文远亲自督导,军事教育则由二团团部来负责直接教练。,
新军番号暂时设为淮北治安队,遵照袁肃之前的吩咐先编满五个营。
在这五个营当中,二团分出的一个营抽调部分主干,组成一个表率及领导作用的教导营。教导营视为治安队精锐所在,也负责培养士官和部分基层军官。
相比于淮北,淮安这边几乎与郭文远的做法不谋而合,不过因为袁肃亲自坐镇此处,在进展上是要比淮北更开。到六月二十一日这天,淮安警备司令部已经招满了五个新兵营,配合第一团分出去的一个营,在编人员已经有两千人。
当然,这还远远没有到达第一期的标准。好在淮安富庶之地,人口众多,再加上之前南北内战,造成许多其他地方的流民盘踞附近,因此在招募方面并不算太难。全县各乡镇都设有新兵报名处,本地士绅阶级虽然很担心此间军事力量膨胀太快,引发县政府过多负担,可考虑到是大总统的侄子而且又是中央的命令,也只能强颜欢笑的积极配合。
在淮安警备司令部的番号上面,袁肃没有像淮北那样取一个很土的番号,而是分为内外两个称呼,对外则称谓淮安警备旅,对内则称为“淮安旅”。内部称呼是方便回到滦州之后,统计个人麾下兵力所用。也许用不了多久,第一混成旅也会改称为“滦州旅”。
淮安的新兵训练设为两个新兵营同时开训,袁肃亲自坐镇指导,第一团和第三团军官尽数出马。他自然不会在淮安停留很久,所以要在返回滦州之前,马力全开的协助淮安旅完成各方面的建设。
两地警备司令部军队已然成形,接下来袁肃要关心的除了日常训练之外,便是军火采购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在两淮警备司令部开始组建军队之初,各地军火商已经络绎不绝的赶到淮安推销军火,其中不乏有从上海跑来的外国商人。
任谁都看得出来,袁肃此番在淮北、淮安的动作不小,一口气计划编起近五千人的部队,其中所需要的军火数量不言而喻。更何况军火商最喜欢寻找那些新建部队来合作,因为军火不是一次性商品,之后的补给、维护、更新都是长久的利益所在。
不过袁肃还是很有理性,并没有因为这些军火商开出的小利小惠而所动。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经济状况,虽然占据了淮安、淮北,可即将供应的部队也翻了两倍,再加上淮安、淮北也不是立刻就能提供经济来源,从长远角度来说,还是必须有所节制。
最终,他还是敲定了南京的两批次军火,一批是通过贿赂,以每支三十元的低价购买了两千支第八镇俘虏的武器;另外一批则是从金陵制造局以每支七十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千支储存的新枪,并且又以一支六十二元的价格,预定了三千支在产步枪。
金陵制造局知道袁肃是大总统侄子,而且又有中央的命令,自然也不敢乱开价。所预定的三千支步枪计划分三次家伙,分别今年八月底、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底。
除此之外,滦州旅部储备的军火当中也抽调了一千支保养最好的汉式步枪,预计月底之前便能全数送到淮安。
到了六月二十五日,南京的军火陆续送到淮安。经过袁肃和赵山河的统计之后,又分出一半转送到淮北。严格的说,淮安这边需要的枪械是大数字,毕竟淮安一开始要招募的士兵多不少,而且单单招募的进度上也要快过淮北。
不过综合考虑,与其两边都缺枪,还不如先把一边凑齐全了,另外一边再慢慢来填补。
再者淮安终归距离南京很近,又有京杭运河的交通枢纽。金陵厂后续生产的新枪很快就能送达,若是今后一点一点的转送到淮北,反而还更麻烦、更消耗运输力。
淮北、淮安的武器清一色为汉式步枪,至于军服暂时没有订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论证。而购置了这么一大批武器,子弹方面却得另外想办法。袁肃在淮安、淮北这边的大动作,合肥、南京方面即便再忙也不会坐视不理。
原本倪嗣冲和冯国璋都打算追究此事,倪嗣冲甚至早先连发了好几封电文催促淮北撤军,为此还调动一个团的部队抵达宿县,俨然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姿态。袁肃只拖延了几日,中央命令便派了下来,随后他便直接以中央的命令做了回复。
第85章,中央命令
倪嗣冲顿时哑口无言,心中百般的不乐意。在南边有段芝贵的一路人马,兵强马壮招惹不起;在北边又有袁肃的一路人马,虽然兵力不多,可偏偏是大总统的侄子,同样招惹不起。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把这股怨气压在心头,好在现在自己控制了合肥,不至于什么好处都没捞到手。
冯国璋对袁肃的做法同样很不满,可看过中央的命令之后,渐渐意识到若非大总统背后支持,袁肃岂敢如此肆无忌惮?想想也罢,他刚刚在南京站稳脚跟,张勋江防营还赖在南京不走,这边是需要应付的,没空理会淮安的情况。再者苏北是张勋盘踞的势力,今后权当淮安是一面墙,多少可以挡着张勋。
即便二人没有追究袁肃,可二人心里都不好过,因此在袁肃购置军火时,暗地里还是施加阻扰,严令安庆军械所和金陵制造局不准出售军火给袁肃。
安庆军械所一直都在倪嗣冲的掌握之中,因此很快便执行了这项命令。倒是金陵制造局原先是在程德全手里,冯国璋攻克南京后方才派人接管,前前后后需要一段时间交接。袁肃正是趁着这段时间与金陵厂交涉,抢先签下了订单。然而虽然签下了枪械订单,可随后厂方便不再接纳袁肃其他的订单,也不再向袁肃出售其他的军工用... -->>
【元宵节快乐!】
第84章,趁势发展
次日,袁肃千等万盼总算在淮安迎来了北京发来的命令,中央政府批准他之前的保举,允许设立淮安和淮北两处警备司令部,以及对陈禄衫的上任盐城县长的安排。有了这份命令,接下来的建制扩充便更有底气。
自从向北京发去电文,到等到北京回复电文,这过去的近一周时间里,袁肃一直都在忙碌着筹集资金和安排人员采购军火。这件事进行的很顺利,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淮安和淮北两县县长的位子便卖了出去,可见觊觎此位的人大有人在。
淮安是富庶之地,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七万的价格拍板决定下来。而买下县长一职的反而不是本地最富有的商户,偏偏就是前任淮安知府卢有道。据下面的人打听来说,卢有道本身虽然有一些积蓄,可远远还不够出七万元的现款,最后却是由几个商人出资帮助卢有道买下县长,卢有道则承诺今后必然会保障这些商人的政治利益。
淮北想必淮安要差很多,不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好在占据淮河的一个头。陈文年与当地的士绅名流们一番交涉,最后还是以四万五千元的价格成交。买下县长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上一任县长自己。
淮北不像淮安之前经历过一场战斗,所以省府是有口实有名义将前县长撤职查办。淮北从南北内战一开始就没什么大的动静,陈文年率部抵达时,该县县政府是五脏六腑俱全,从县长到吏员都有人在岗。
简单的来说,也不算是把淮北县长卖出去了,无非是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勒索了现任县长一笔。对于现任县长来说虽然是怨声不止,可又能怎么办?岂不说这些人有刀有枪,再者背后还是大总统侄子在撑腰,只怕连安徽省长都不敢吱声。
陈文年事先早已把淮北的情况汇报给了袁肃,袁肃打心底里确实也不想败坏自己的名声。但相比于眼前实际的利益来说,有时候还是有果断的做出取舍。
收上来这十一万多的款子,加上第一混成旅本身携带的现款,再又从北方银行贷款八万多,袁肃手中总算凑齐了三十万元的启动资金。
当然,在凑资金的同时,该进行的工作一点都没有拖拉。
郭文远一抵达淮北就马上在郊区买下一座庄园,又吩咐县府把淮北警备司令部的招牌连夜赶制出来。庄园前后经过两天不停息的修缮、添置和更改,两天之后立刻变成了威严的警备司令部大楼。大楼里该有的办公物什、电报机、宿舍、地图仪器等等,主要的陈设一应齐全,至于剩下的小物件则今后一点一点再做添设。
第二团早先还专门在郊区开辟了一处营盘,是以一个废弃的农园为基础,从第二团抵达淮北便开始着手布置。起初是打算让给战争结束之后,分散到各地的部队在收拢时所用,后来索性就直接让给警备司令部充当兵营。
关于警备司令部建军的事宜,郭文远同样不敢怠慢,在与陈文年协商之后,先将第二团分出来的一个营进行编制,再把本地的警方、救火营乃至县府卫队全部收编起来。如此一来大约凑齐了两个营七百余人。
随后又立刻打出旗号,正儿八经的开始招募新兵。
招募新兵完全是按照第一混成旅的规格,报名参军者一人发十块钱安家费,安家费不会交给士兵而是直接邮寄到家中。警备司令部的士兵日常生活待遇也尽可能参照第一混成旅,一日三餐,按时提供被服用品。
消息一经传出,淮北城内响应者并不多,毕竟城中老百姓生活还算不错,没必要在这个乱世去参军。倒是下面那些乡镇有不少人纷纷赶来投军,大部分是农民子弟,也有一些无业游民,反正为的就是混一口饭吃。
至北京把命令发下来的这天,淮北这边已经有近八百人被录入新兵营。平均每天报名的人数实际上是有三百余人,但并不是什么人都会被录入,还是要经过一番基本的筛选。
郭文远干了一年的民兵工作,对组织训练方面很有心得。他决定一边继续招募,直至招满到两千人为止,一边分批次组织训练。预计前后分为三批,一批训练三百五十人。
在新军军官安排上,他是从第二团当中抽调基层士官破格升任为新军的军官,也就是说原先第二团的排长调入新军担当连长,诸如此类。其目的就是在扩充军队的同时,保留第一混成旅的骨干,不至于因为新军而消弱第一混成旅自身的实力。
同时为了保证军官人才的培养和后续补充,他还仿照何其巩在滦州开办的随营学堂,建立警备司令部教务处,教务处下设速成随营学堂。学制和学习内容与滦州随营学堂一样,文化知识聘请当地的夫子来授课,政治方面则由郭文远亲自督导,军事教育则由二团团部来负责直接教练。,
新军番号暂时设为淮北治安队,遵照袁肃之前的吩咐先编满五个营。
在这五个营当中,二团分出的一个营抽调部分主干,组成一个表率及领导作用的教导营。教导营视为治安队精锐所在,也负责培养士官和部分基层军官。
相比于淮北,淮安这边几乎与郭文远的做法不谋而合,不过因为袁肃亲自坐镇此处,在进展上是要比淮北更开。到六月二十一日这天,淮安警备司令部已经招满了五个新兵营,配合第一团分出去的一个营,在编人员已经有两千人。
当然,这还远远没有到达第一期的标准。好在淮安富庶之地,人口众多,再加上之前南北内战,造成许多其他地方的流民盘踞附近,因此在招募方面并不算太难。全县各乡镇都设有新兵报名处,本地士绅阶级虽然很担心此间军事力量膨胀太快,引发县政府过多负担,可考虑到是大总统的侄子而且又是中央的命令,也只能强颜欢笑的积极配合。
在淮安警备司令部的番号上面,袁肃没有像淮北那样取一个很土的番号,而是分为内外两个称呼,对外则称谓淮安警备旅,对内则称为“淮安旅”。内部称呼是方便回到滦州之后,统计个人麾下兵力所用。也许用不了多久,第一混成旅也会改称为“滦州旅”。
淮安的新兵训练设为两个新兵营同时开训,袁肃亲自坐镇指导,第一团和第三团军官尽数出马。他自然不会在淮安停留很久,所以要在返回滦州之前,马力全开的协助淮安旅完成各方面的建设。
两地警备司令部军队已然成形,接下来袁肃要关心的除了日常训练之外,便是军火采购方面的问题。事实上,在两淮警备司令部开始组建军队之初,各地军火商已经络绎不绝的赶到淮安推销军火,其中不乏有从上海跑来的外国商人。
任谁都看得出来,袁肃此番在淮北、淮安的动作不小,一口气计划编起近五千人的部队,其中所需要的军火数量不言而喻。更何况军火商最喜欢寻找那些新建部队来合作,因为军火不是一次性商品,之后的补给、维护、更新都是长久的利益所在。
不过袁肃还是很有理性,并没有因为这些军火商开出的小利小惠而所动。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经济状况,虽然占据了淮安、淮北,可即将供应的部队也翻了两倍,再加上淮安、淮北也不是立刻就能提供经济来源,从长远角度来说,还是必须有所节制。
最终,他还是敲定了南京的两批次军火,一批是通过贿赂,以每支三十元的低价购买了两千支第八镇俘虏的武器;另外一批则是从金陵制造局以每支七十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千支储存的新枪,并且又以一支六十二元的价格,预定了三千支在产步枪。
金陵制造局知道袁肃是大总统侄子,而且又有中央的命令,自然也不敢乱开价。所预定的三千支步枪计划分三次家伙,分别今年八月底、十一月底和十二月底。
除此之外,滦州旅部储备的军火当中也抽调了一千支保养最好的汉式步枪,预计月底之前便能全数送到淮安。
到了六月二十五日,南京的军火陆续送到淮安。经过袁肃和赵山河的统计之后,又分出一半转送到淮北。严格的说,淮安这边需要的枪械是大数字,毕竟淮安一开始要招募的士兵多不少,而且单单招募的进度上也要快过淮北。
不过综合考虑,与其两边都缺枪,还不如先把一边凑齐全了,另外一边再慢慢来填补。
再者淮安终归距离南京很近,又有京杭运河的交通枢纽。金陵厂后续生产的新枪很快就能送达,若是今后一点一点的转送到淮北,反而还更麻烦、更消耗运输力。
淮北、淮安的武器清一色为汉式步枪,至于军服暂时没有订做,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论证。而购置了这么一大批武器,子弹方面却得另外想办法。袁肃在淮安、淮北这边的大动作,合肥、南京方面即便再忙也不会坐视不理。
原本倪嗣冲和冯国璋都打算追究此事,倪嗣冲甚至早先连发了好几封电文催促淮北撤军,为此还调动一个团的部队抵达宿县,俨然摆出一副剑拔弩张的姿态。袁肃只拖延了几日,中央命令便派了下来,随后他便直接以中央的命令做了回复。
第85章,中央命令
倪嗣冲顿时哑口无言,心中百般的不乐意。在南边有段芝贵的一路人马,兵强马壮招惹不起;在北边又有袁肃的一路人马,虽然兵力不多,可偏偏是大总统的侄子,同样招惹不起。无可奈何之下,他也只能把这股怨气压在心头,好在现在自己控制了合肥,不至于什么好处都没捞到手。
冯国璋对袁肃的做法同样很不满,可看过中央的命令之后,渐渐意识到若非大总统背后支持,袁肃岂敢如此肆无忌惮?想想也罢,他刚刚在南京站稳脚跟,张勋江防营还赖在南京不走,这边是需要应付的,没空理会淮安的情况。再者苏北是张勋盘踞的势力,今后权当淮安是一面墙,多少可以挡着张勋。
即便二人没有追究袁肃,可二人心里都不好过,因此在袁肃购置军火时,暗地里还是施加阻扰,严令安庆军械所和金陵制造局不准出售军火给袁肃。
安庆军械所一直都在倪嗣冲的掌握之中,因此很快便执行了这项命令。倒是金陵制造局原先是在程德全手里,冯国璋攻克南京后方才派人接管,前前后后需要一段时间交接。袁肃正是趁着这段时间与金陵厂交涉,抢先签下了订单。然而虽然签下了枪械订单,可随后厂方便不再接纳袁肃其他的订单,也不再向袁肃出售其他的军工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