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翠袖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朋友说我们既然来东北了,不看二人转挺遗撼的,不是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吗,咱们去看看吧,我想也许就象到了北京不去长城一样,于是一拍即合,怀着美好的心愿,来到文化宫的一个剧院,早早的坐着,等待着好戏的开始。
印象中,二人转是一种民俗文化,代表着东北的风土人情,来自民间,走的也是由“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就象我们各地的剧种一样,起源于农村扎根于农村,最终由劳动人民传唱到城市中去,如今更是借着现代化的传媒等工具,在城市里也占领了一席之地,对此,河南台的莉园春功不可没,它把河南的民俗文化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连个别老外也会哼几句“谁说女子不如男”
中国的传统剧目也均如此,咿咿呀呀,水袖翩翩,正所谓“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夹着各地的方言,表现着各地的乡土文化,在各自的地盘占据一方水土,一片天下,一腔心灵,陕西秦腔吼出了西北黄土的豪迈,山东吕剧吟出了礼仪之邦的悠扬,江浙越剧更是唱出了江南人物的俊秀,至于京剧、昆曲,更是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代表了整个中国的戏曲文化。经典的剧目更是久远悠长,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带给人美的享受。
但二人转是一种“剧”吗?在我的意识中,它的特殊就在于它的节奏欢快,不象其它地方戏那样一个字哼上老半天,它也有“哎哎呀”但这几个字可在几秒种内完成,不至于象其它地方戏那样拖拖拉拉老长,让人等的不耐烦,就象是遇到同样的悲情,也是音调稍低沉些而已,不象某些剧那样号号滔滔的哭腔拉的老长,做为繁忙的现代人谁还有耐心等待着剧终,我想这应该是应该是东北人的豪爽吧,就象东北人喝酒一样,不论男女说喝就喝,决不推搡,不扭捏。
它的另一种特殊是它的形式,由一男一女两个人来演,因此叫二人转吧,简单明快短促,这一点,也不象其它地方戏那样情节复杂,演员众多,二人转由两个人连说带唱,亦歌亦舞亦话亦杂的表现着它的或戏谑或深刻的内容,让观者随着明快的节奏暇思翩翩,笑声不断。
以上这些,仅是我想象中的二人转,毕竟我只是在电视上看了个片断,从没亲临过现场。此刻,我在充满乡土气息的舞台下面坐着,望着布景上的一串串红辣椒,黄玉米,心中充满了渴望,那东北乡下的篱芭墙、矮草房、土炕等不只一次在我的想象里出现,却从没见过,好在一场好戏就要开始了
伴随锣鼓的声音,首先出场的是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大概还不到20吧,双目间凝着一股英气,音色中夹着一种混厚,乍一看,这不象一个搞笑的角色,他表演的可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节目,一边倒立一边唱,还要空翻,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也让人着实为他捏了把汗,虽然有惊无险,一首歌唱下来,已经是大汗淋漓,满脸通红,接着,他请出了他的搭挡,一个靓丽少女,约17岁吧,女孩子声音宏亮,大大咧咧,她的活蹦乱跳淹没了她的美丽,连一丝残存的美感也不留余地,我有些惋惜,她不该演二人转,或者她不该这样演二人转,也许她刻意迎合着某些观众,但我想她迎合的同时是否抹杀了什么,观众买帐吗?她也许是被别人误导了,认为二人转要吸引观众就要搞笑,岂不知搞不好就成了卖弄。
由于是初看,也被两位少年感动着,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着,高兴之余,就给长春的一位网友发了信息说:“我在看你们的二人转。”
“???”网友回答。
怎么了,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接着说:“你知道吗?长春人是不看二人转的,太庸俗,甚至下流。有些内容你还没看到,你会后悔的”
末了还加一句“明天可别告诉你同事你看二人转了,他们会笑话你的。”言之凿凿。
竟严重到这种地步,我不禁锷然,难道二人转在长春不被承认,这不可能。我环顾四周,难道他们都不是长春人,难道他们都是低级趣味,我先不管那么多,还是继续看吧。
接下来的是一个胖乎乎的演员,一上台来就以搞笑的形式向观众问好,一开始的表演中有故意卖弄讨好的成分,有好多段子也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翻版,作为观众,我并不在乎这些,天天演,天天说,总有语尽词绝江郎才... -->>
朋友说我们既然来东北了,不看二人转挺遗撼的,不是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吗,咱们去看看吧,我想也许就象到了北京不去长城一样,于是一拍即合,怀着美好的心愿,来到文化宫的一个剧院,早早的坐着,等待着好戏的开始。
印象中,二人转是一种民俗文化,代表着东北的风土人情,来自民间,走的也是由“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就象我们各地的剧种一样,起源于农村扎根于农村,最终由劳动人民传唱到城市中去,如今更是借着现代化的传媒等工具,在城市里也占领了一席之地,对此,河南台的莉园春功不可没,它把河南的民俗文化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连个别老外也会哼几句“谁说女子不如男”
中国的传统剧目也均如此,咿咿呀呀,水袖翩翩,正所谓“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夹着各地的方言,表现着各地的乡土文化,在各自的地盘占据一方水土,一片天下,一腔心灵,陕西秦腔吼出了西北黄土的豪迈,山东吕剧吟出了礼仪之邦的悠扬,江浙越剧更是唱出了江南人物的俊秀,至于京剧、昆曲,更是渊远流长博大精深,代表了整个中国的戏曲文化。经典的剧目更是久远悠长,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带给人美的享受。
但二人转是一种“剧”吗?在我的意识中,它的特殊就在于它的节奏欢快,不象其它地方戏那样一个字哼上老半天,它也有“哎哎呀”但这几个字可在几秒种内完成,不至于象其它地方戏那样拖拖拉拉老长,让人等的不耐烦,就象是遇到同样的悲情,也是音调稍低沉些而已,不象某些剧那样号号滔滔的哭腔拉的老长,做为繁忙的现代人谁还有耐心等待着剧终,我想这应该是应该是东北人的豪爽吧,就象东北人喝酒一样,不论男女说喝就喝,决不推搡,不扭捏。
它的另一种特殊是它的形式,由一男一女两个人来演,因此叫二人转吧,简单明快短促,这一点,也不象其它地方戏那样情节复杂,演员众多,二人转由两个人连说带唱,亦歌亦舞亦话亦杂的表现着它的或戏谑或深刻的内容,让观者随着明快的节奏暇思翩翩,笑声不断。
以上这些,仅是我想象中的二人转,毕竟我只是在电视上看了个片断,从没亲临过现场。此刻,我在充满乡土气息的舞台下面坐着,望着布景上的一串串红辣椒,黄玉米,心中充满了渴望,那东北乡下的篱芭墙、矮草房、土炕等不只一次在我的想象里出现,却从没见过,好在一场好戏就要开始了
伴随锣鼓的声音,首先出场的是一个20岁左右的男孩,大概还不到20吧,双目间凝着一股英气,音色中夹着一种混厚,乍一看,这不象一个搞笑的角色,他表演的可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节目,一边倒立一边唱,还要空翻,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也让人着实为他捏了把汗,虽然有惊无险,一首歌唱下来,已经是大汗淋漓,满脸通红,接着,他请出了他的搭挡,一个靓丽少女,约17岁吧,女孩子声音宏亮,大大咧咧,她的活蹦乱跳淹没了她的美丽,连一丝残存的美感也不留余地,我有些惋惜,她不该演二人转,或者她不该这样演二人转,也许她刻意迎合着某些观众,但我想她迎合的同时是否抹杀了什么,观众买帐吗?她也许是被别人误导了,认为二人转要吸引观众就要搞笑,岂不知搞不好就成了卖弄。
由于是初看,也被两位少年感动着,被现场的气氛感染着,高兴之余,就给长春的一位网友发了信息说:“我在看你们的二人转。”
“???”网友回答。
怎么了,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接着说:“你知道吗?长春人是不看二人转的,太庸俗,甚至下流。有些内容你还没看到,你会后悔的”
末了还加一句“明天可别告诉你同事你看二人转了,他们会笑话你的。”言之凿凿。
竟严重到这种地步,我不禁锷然,难道二人转在长春不被承认,这不可能。我环顾四周,难道他们都不是长春人,难道他们都是低级趣味,我先不管那么多,还是继续看吧。
接下来的是一个胖乎乎的演员,一上台来就以搞笑的形式向观众问好,一开始的表演中有故意卖弄讨好的成分,有好多段子也是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翻版,作为观众,我并不在乎这些,天天演,天天说,总有语尽词绝江郎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