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book.com,窗前挂新月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一个远房表哥,叫史小群,快七十岁的人了。表哥自打上世纪的六六年到县食品站上班,直到退休再到如今,从没有离开过灶台,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厨子。表哥他虽然做了多半辈子饭,但在他手里做的最多的就是大锅菜。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是跟着师傅做大锅菜,再之后自个掌勺做大锅菜。可以说,他做的大锅菜很地道,不仅让人闻着香,吃起来更香。
我妗子的丧葬事儿,就是由这位表哥掌灶。那次,我亲眼看到了表哥是如何做大锅菜的。当天,阴沉沉的,还时紧时慢地飘着小雪。灶台就垒在院子里。跟前的案板上堆放着做大锅菜的材料,有切成薄片的五花猪肉、切碎的大白菜;地上的一个大瓷盆里泡着煮烂糊的海带切成了条;旁边的一个铁筛子里放满了成小长方块儿的卤水豆腐切;另外还准备了成捆的红薯芡粉条、满盆儿的花生油、整袋儿的生面酱、外加葱花、花椒、茴香、蒜瓣和生姜片。
表哥先将头号大铁锅放到灶火上,一个老汉蹲在地上,先抓了一把干草,把火点着了。接着放了芝麻秸,后又放了棉花柴进去。一阵浓烟冒过,火苗很快就从灶台前口和烟道里窜了出来。待锅里的水渍蒸发干,表哥就用拳头大小的勺子从油盆子里舀了三四勺,又随手抓了一把花椒茴香扔进去。不一会儿,锅里就有了“吱喳”声,紧接就闻到了馨香味。等花椒茴香炸到微微发黄时,便放葱花、蒜和生姜片了“嗤——”的一下,油锅上面就冒出一片青烟,很快葱花就翻的油面上,一股清香便四散飞来。接着,是用勺子从酱袋子里挖了三勺放到锅里,慢慢搅了几下,就把五花肉放进去了。肉进锅后“吱吱喳喳”声在锅里热闹了。这时,表哥从跟前的大铝盆里掂起一个比巴掌大些的长把小铁锹,双手紧握着使劲儿翻搅锅里的肉片。小铁锹一起一落,在锅底上发出“喳喳”的声响。锅里面则像一群麻雀飞落的一块金黄的谷田里,密密麻麻“唧唧咋咋”叫个不停。表哥挥舞着的小铁锹像是在驱赶,飞起来又落下。只不过是叫声一疏一密,却怎么也赶不走,只不过是叫声越来越低,也该是每一只小鸟嘴里都含满了稻粒。
表哥的头发上挂满了小水珠,脸上淌着比平日更多的汗水,肩背上落了一层白花花的雪。这时,表哥才有了话:“花椒茴香在油锅里变成焦黄色就不要在炸了,这是刚好出味儿又都在油里面,过了,味儿就跑了只剩下黑壳儿;葱花要漂到油面上正好出来香味,火候也不能过,过了就成了干树叶子。”
他说的这些,我鼻子就能感觉到。可纳闷一点的是,他为什么肉放的那么早?我看到别人有的是提前炒好酱,待肉快炒熟时再浇到肉上;也有的是待面酱炒合成疙瘩,用凉水或酱油化开后再放肉进去炒。
表哥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大锅菜有肉才香,肉香是因为油多。我这样炒,是要让面酱将肉块的表面包裹住,不让肉出油。”表哥边说边炒,锅里的响声更大了。
这时,雪花飘得更紧了。轻缈的柴火青烟,在雪花的空隙中缭绕;大锅里突突冒起的热气,饿狼扑食般的就把雪花吞下了。灶火的上方,倒升腾出一个不小的半圆形的无雪的空间。面酱的甜香味,一会儿比一会儿浓烈。香味,柴火烟气,细碎的雪花纷飞跳跃,使本来应该肃穆的场合,呈现出柔和的情景。本来,妗子已是快八十的人了,在村子里也算是喜丧了。
“炒到后面,酱也炒好了,肉也熟透了。这样炒出的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伏天里,放个十天半月的,也不能坏。肉是贵东西儿,谁能就准备的恁可地(正好)?”这一手,该是表哥的与众不同了。
肉炒到互相不再粘连,搅起来发利就熟透了。表哥掂起酱油“咕嘟咕嘟”抡着往肉上倒了半壶,又用铁勺子不停地翻。我问,底下已经炒了酱,咋还再搁酱油?他说,颜色差不多,可香的味道不同,面酱香味儿浓,酱油味儿清,谁是谁的香味儿,不能顶替的。
刚说完,就又提过来开水,将开水倒进锅里“嚓——”的一声,一团团白色的水气从锅里升腾并扩散开来。在跟前,我也只能看到表哥的轮廓。只听他说要放白菜和海带了,接着便听到“噗噗”往开水锅里投放东西的声音。放完后,表哥用铁盖子盖住锅,火也不像先前加的那么旺。他说得熬上一阵子呢,豆腐和粉条得等菜熬好前半个小时放。早了,吃起来豆腐粉条就没筋骨了。
等豆腐、粉条、盐都放进锅里,表哥用长把铁勺子在锅里来回搅了几遍。告诉我这就需要用慢火了,让各种菜互相津津味儿,等粉条软和透了大锅菜就算熬好了。他也大功告成似的,可以坐下来歇一歇了。他用的毛巾摔去长条凳子上的雪,喊我过来一起坐到上面。他从裤兜了掏出一盒皱巴巴的蓝钻石烟,他捏出来三支,要给我,我摇摇头说不抽的。他退回一支,把一支递给烧火的老汉,老汉从灶膛里拽出一根柴火,把两个人的烟给点上。只见表哥使劲抽上一口,接着鼻孔里便冒出两道烟柱。再用力吸一口便连着咳嗽了几下,脸都憋的通红。咳嗽完了,往垃圾上啐了口痰,缓过神儿来又问了我外边的一些事儿。
问答之间,我倒闻着大锅菜的香味没有先前浓了,头低到锅前才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酱香味儿。表哥说,这就对了,香味都到了菜里面。两支烟抽完之后,表哥说菜能吃了,老汉站起身来,把烟头丢到灶火里,走到东屋里,提出来一根洗衣服用的白铝盆。放到灶台上,从锅里往里面舀菜。一边舀一边说:“只要是你小群在这儿,按可卯(正好)做,保准不够吃。还是趁早往外舀一盆,再往锅里加些菜多熬些保险。”听着,表哥一脸的自豪样儿。
老汉从铝盆里给我舀了满满一碗,让我先吃。看着大锅里菜上面飘着一层油,可吃到嘴里,并没有腻的感觉。无论是绵绵的白菜、软软的豆腐、面面的海带、光滑的粉条并不失自身的味道,只不过都变得油润甜香了。你再看那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嫩生生、油光光的。夹到嘴里慢慢的嚼,不仅有筋骨,还真能让你嚼出油香来。肉在炒时没有出油,香便都流到吃的人口里了。这一片片肥嘟嘟的五花肉,不仅解馋,更留住了人们对大锅菜香喷喷的记忆。
大锅菜是盛行于我的家乡冀南的一道地地道道的农家菜。源于什么年代,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只知道很有些年头了。老家邻近的赞善村,从前有个大户,叫宋克宽,字号公让,小名济的。辛亥革命那年生人。我们高店村的女婿。他承继祖业,从事粮食贩卖生意。天津、北京、广州都有他的庄铺。他挂在嘴上说自个平生有三个喜好:一是在北京是翅宴;二是在天津听马连良的京剧;三是在家吃老婆做的猪肉、海带、豆腐炖粉条,多放香油。他的第三个喜好,就足以说明故乡大锅菜盛行的年头久远了。
现在还有人说起,刚解放那阵子,北京前门附近,就有家褡裢饭馆,是沙河褡裢村人开的。这个饭馆,以沙河地方烧饼和大锅菜出名。沙河市志和沙河辞苑均记载着:“大锅菜,用带皮猪肉、豆腐、海带、粉条、白菜等混在一起炖制,配馒头、大米饭等食用,是传统菜肴。俗称熬菜。”
在我的记忆里面,很多场合和人家做大锅菜,并不是都像我表哥做的那些条条道道。根据家里经济条件的不同和季节变化,用的材料也不都那样齐整。白菜过来季儿,也有用冬瓜和干萝卜条代替的,现在不少人家还用茴头白都叫洋白菜的。不管在什么季节,蔬菜是必用的;粉条、豆腐、海带在其次;最大的差距就是肉多肉少。但即使如此,大锅菜也不是乡亲们的家常菜,平时吃得不多,大都是逢年过节和过事儿人多的时候吃。
大锅菜的材料用法虽多有讲究,但巧妙的主厨者缺了那样菜都能做出来。它熬菜凉的也慢些,可随到随吃,适合流水席;它还便于存放,剩上一顿再吃比刚出锅时味道还要好;它的量也好把握,就在稠稀和咸淡之间;做大锅熬菜需要的炊具也最少,锅碗而已,甚至连饭桌都不用考虑,端上菜随便蹲在地上就能吃,小时候能端着菜碗跑到村边的井台上吃。
可以说,大锅菜是大众菜、平民菜、人人爱吃、家家可做,但要做得地道、做出水平并不容易。家里人过节令,还好凑合。可是,当遇到儿女婚嫁、丧葬、祭祀等大事儿,用的人多,这时候就不能凑合了。为了让大家吃的好,都会找人来帮着做,请来掌灶的人称“大锅头上的”这个人会按照主事人的家底和交代,准备大锅菜的材料,尽量做到既够吃又不浪费。他们往往会把头一锅菜做得稠些,盐放到正合口味。假如来的人多了,准备的菜不充足,他们就会临时根据多来的人数,往菜里加些水和盐。有经验的掌灶人都会事前烧开一两桶开水备着急用,有时菜稀得盛到碗里能照出人的影子,都戏称这是“涮亲戚”事情圆满结束后,主人会送给“大锅头上的人”几个馒头或几尺布作为酬谢,现在也有给条香烟的。大锅菜做的多了好说,事办完后,主人家会盛到盆子里送给邻居的。
人们不仅喜欢吃大锅菜,大锅菜的菜香里面,蕴含着故乡浓重而又朴素的人情味道。正是这样,都很看重大锅菜,甚至有人看得比爷娘老子还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村有个人在县上当头头。他母亲去世得早,父亲一个人寂寞,就和本村一个寡妇好上了。他觉得父亲给他丢面子,常年不回家。父亲去世后,乡亲们都过来帮着料理丧事,他却死活不肯回家。眼看都快到出丧的日子了,他还真的坐着车回来了。四邻觉得他原谅了老人,只见他下车后,从后备箱里往下掂出几块猪肉和一大袋子新鲜蔬菜,叮嘱灶火上做饭的人:“这些东西都用上,把大锅菜熬得肥肥的。”说完,大伙儿本以为他会到父亲的灵前大哭一场。不料想他却朝着在场攒忙的乡亲们,扑通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老少爷们,对不起了!”尔后起来拍拍裤子上的土,上车就走了。
乡邻们一下... -->>
我有一个远房表哥,叫史小群,快七十岁的人了。表哥自打上世纪的六六年到县食品站上班,直到退休再到如今,从没有离开过灶台,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厨子。表哥他虽然做了多半辈子饭,但在他手里做的最多的就是大锅菜。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是跟着师傅做大锅菜,再之后自个掌勺做大锅菜。可以说,他做的大锅菜很地道,不仅让人闻着香,吃起来更香。
我妗子的丧葬事儿,就是由这位表哥掌灶。那次,我亲眼看到了表哥是如何做大锅菜的。当天,阴沉沉的,还时紧时慢地飘着小雪。灶台就垒在院子里。跟前的案板上堆放着做大锅菜的材料,有切成薄片的五花猪肉、切碎的大白菜;地上的一个大瓷盆里泡着煮烂糊的海带切成了条;旁边的一个铁筛子里放满了成小长方块儿的卤水豆腐切;另外还准备了成捆的红薯芡粉条、满盆儿的花生油、整袋儿的生面酱、外加葱花、花椒、茴香、蒜瓣和生姜片。
表哥先将头号大铁锅放到灶火上,一个老汉蹲在地上,先抓了一把干草,把火点着了。接着放了芝麻秸,后又放了棉花柴进去。一阵浓烟冒过,火苗很快就从灶台前口和烟道里窜了出来。待锅里的水渍蒸发干,表哥就用拳头大小的勺子从油盆子里舀了三四勺,又随手抓了一把花椒茴香扔进去。不一会儿,锅里就有了“吱喳”声,紧接就闻到了馨香味。等花椒茴香炸到微微发黄时,便放葱花、蒜和生姜片了“嗤——”的一下,油锅上面就冒出一片青烟,很快葱花就翻的油面上,一股清香便四散飞来。接着,是用勺子从酱袋子里挖了三勺放到锅里,慢慢搅了几下,就把五花肉放进去了。肉进锅后“吱吱喳喳”声在锅里热闹了。这时,表哥从跟前的大铝盆里掂起一个比巴掌大些的长把小铁锹,双手紧握着使劲儿翻搅锅里的肉片。小铁锹一起一落,在锅底上发出“喳喳”的声响。锅里面则像一群麻雀飞落的一块金黄的谷田里,密密麻麻“唧唧咋咋”叫个不停。表哥挥舞着的小铁锹像是在驱赶,飞起来又落下。只不过是叫声一疏一密,却怎么也赶不走,只不过是叫声越来越低,也该是每一只小鸟嘴里都含满了稻粒。
表哥的头发上挂满了小水珠,脸上淌着比平日更多的汗水,肩背上落了一层白花花的雪。这时,表哥才有了话:“花椒茴香在油锅里变成焦黄色就不要在炸了,这是刚好出味儿又都在油里面,过了,味儿就跑了只剩下黑壳儿;葱花要漂到油面上正好出来香味,火候也不能过,过了就成了干树叶子。”
他说的这些,我鼻子就能感觉到。可纳闷一点的是,他为什么肉放的那么早?我看到别人有的是提前炒好酱,待肉快炒熟时再浇到肉上;也有的是待面酱炒合成疙瘩,用凉水或酱油化开后再放肉进去炒。
表哥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大锅菜有肉才香,肉香是因为油多。我这样炒,是要让面酱将肉块的表面包裹住,不让肉出油。”表哥边说边炒,锅里的响声更大了。
这时,雪花飘得更紧了。轻缈的柴火青烟,在雪花的空隙中缭绕;大锅里突突冒起的热气,饿狼扑食般的就把雪花吞下了。灶火的上方,倒升腾出一个不小的半圆形的无雪的空间。面酱的甜香味,一会儿比一会儿浓烈。香味,柴火烟气,细碎的雪花纷飞跳跃,使本来应该肃穆的场合,呈现出柔和的情景。本来,妗子已是快八十的人了,在村子里也算是喜丧了。
“炒到后面,酱也炒好了,肉也熟透了。这样炒出的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伏天里,放个十天半月的,也不能坏。肉是贵东西儿,谁能就准备的恁可地(正好)?”这一手,该是表哥的与众不同了。
肉炒到互相不再粘连,搅起来发利就熟透了。表哥掂起酱油“咕嘟咕嘟”抡着往肉上倒了半壶,又用铁勺子不停地翻。我问,底下已经炒了酱,咋还再搁酱油?他说,颜色差不多,可香的味道不同,面酱香味儿浓,酱油味儿清,谁是谁的香味儿,不能顶替的。
刚说完,就又提过来开水,将开水倒进锅里“嚓——”的一声,一团团白色的水气从锅里升腾并扩散开来。在跟前,我也只能看到表哥的轮廓。只听他说要放白菜和海带了,接着便听到“噗噗”往开水锅里投放东西的声音。放完后,表哥用铁盖子盖住锅,火也不像先前加的那么旺。他说得熬上一阵子呢,豆腐和粉条得等菜熬好前半个小时放。早了,吃起来豆腐粉条就没筋骨了。
等豆腐、粉条、盐都放进锅里,表哥用长把铁勺子在锅里来回搅了几遍。告诉我这就需要用慢火了,让各种菜互相津津味儿,等粉条软和透了大锅菜就算熬好了。他也大功告成似的,可以坐下来歇一歇了。他用的毛巾摔去长条凳子上的雪,喊我过来一起坐到上面。他从裤兜了掏出一盒皱巴巴的蓝钻石烟,他捏出来三支,要给我,我摇摇头说不抽的。他退回一支,把一支递给烧火的老汉,老汉从灶膛里拽出一根柴火,把两个人的烟给点上。只见表哥使劲抽上一口,接着鼻孔里便冒出两道烟柱。再用力吸一口便连着咳嗽了几下,脸都憋的通红。咳嗽完了,往垃圾上啐了口痰,缓过神儿来又问了我外边的一些事儿。
问答之间,我倒闻着大锅菜的香味没有先前浓了,头低到锅前才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酱香味儿。表哥说,这就对了,香味都到了菜里面。两支烟抽完之后,表哥说菜能吃了,老汉站起身来,把烟头丢到灶火里,走到东屋里,提出来一根洗衣服用的白铝盆。放到灶台上,从锅里往里面舀菜。一边舀一边说:“只要是你小群在这儿,按可卯(正好)做,保准不够吃。还是趁早往外舀一盆,再往锅里加些菜多熬些保险。”听着,表哥一脸的自豪样儿。
老汉从铝盆里给我舀了满满一碗,让我先吃。看着大锅里菜上面飘着一层油,可吃到嘴里,并没有腻的感觉。无论是绵绵的白菜、软软的豆腐、面面的海带、光滑的粉条并不失自身的味道,只不过都变得油润甜香了。你再看那红白相间的五花肉,嫩生生、油光光的。夹到嘴里慢慢的嚼,不仅有筋骨,还真能让你嚼出油香来。肉在炒时没有出油,香便都流到吃的人口里了。这一片片肥嘟嘟的五花肉,不仅解馋,更留住了人们对大锅菜香喷喷的记忆。
大锅菜是盛行于我的家乡冀南的一道地地道道的农家菜。源于什么年代,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只知道很有些年头了。老家邻近的赞善村,从前有个大户,叫宋克宽,字号公让,小名济的。辛亥革命那年生人。我们高店村的女婿。他承继祖业,从事粮食贩卖生意。天津、北京、广州都有他的庄铺。他挂在嘴上说自个平生有三个喜好:一是在北京是翅宴;二是在天津听马连良的京剧;三是在家吃老婆做的猪肉、海带、豆腐炖粉条,多放香油。他的第三个喜好,就足以说明故乡大锅菜盛行的年头久远了。
现在还有人说起,刚解放那阵子,北京前门附近,就有家褡裢饭馆,是沙河褡裢村人开的。这个饭馆,以沙河地方烧饼和大锅菜出名。沙河市志和沙河辞苑均记载着:“大锅菜,用带皮猪肉、豆腐、海带、粉条、白菜等混在一起炖制,配馒头、大米饭等食用,是传统菜肴。俗称熬菜。”
在我的记忆里面,很多场合和人家做大锅菜,并不是都像我表哥做的那些条条道道。根据家里经济条件的不同和季节变化,用的材料也不都那样齐整。白菜过来季儿,也有用冬瓜和干萝卜条代替的,现在不少人家还用茴头白都叫洋白菜的。不管在什么季节,蔬菜是必用的;粉条、豆腐、海带在其次;最大的差距就是肉多肉少。但即使如此,大锅菜也不是乡亲们的家常菜,平时吃得不多,大都是逢年过节和过事儿人多的时候吃。
大锅菜的材料用法虽多有讲究,但巧妙的主厨者缺了那样菜都能做出来。它熬菜凉的也慢些,可随到随吃,适合流水席;它还便于存放,剩上一顿再吃比刚出锅时味道还要好;它的量也好把握,就在稠稀和咸淡之间;做大锅熬菜需要的炊具也最少,锅碗而已,甚至连饭桌都不用考虑,端上菜随便蹲在地上就能吃,小时候能端着菜碗跑到村边的井台上吃。
可以说,大锅菜是大众菜、平民菜、人人爱吃、家家可做,但要做得地道、做出水平并不容易。家里人过节令,还好凑合。可是,当遇到儿女婚嫁、丧葬、祭祀等大事儿,用的人多,这时候就不能凑合了。为了让大家吃的好,都会找人来帮着做,请来掌灶的人称“大锅头上的”这个人会按照主事人的家底和交代,准备大锅菜的材料,尽量做到既够吃又不浪费。他们往往会把头一锅菜做得稠些,盐放到正合口味。假如来的人多了,准备的菜不充足,他们就会临时根据多来的人数,往菜里加些水和盐。有经验的掌灶人都会事前烧开一两桶开水备着急用,有时菜稀得盛到碗里能照出人的影子,都戏称这是“涮亲戚”事情圆满结束后,主人会送给“大锅头上的人”几个馒头或几尺布作为酬谢,现在也有给条香烟的。大锅菜做的多了好说,事办完后,主人家会盛到盆子里送给邻居的。
人们不仅喜欢吃大锅菜,大锅菜的菜香里面,蕴含着故乡浓重而又朴素的人情味道。正是这样,都很看重大锅菜,甚至有人看得比爷娘老子还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村有个人在县上当头头。他母亲去世得早,父亲一个人寂寞,就和本村一个寡妇好上了。他觉得父亲给他丢面子,常年不回家。父亲去世后,乡亲们都过来帮着料理丧事,他却死活不肯回家。眼看都快到出丧的日子了,他还真的坐着车回来了。四邻觉得他原谅了老人,只见他下车后,从后备箱里往下掂出几块猪肉和一大袋子新鲜蔬菜,叮嘱灶火上做饭的人:“这些东西都用上,把大锅菜熬得肥肥的。”说完,大伙儿本以为他会到父亲的灵前大哭一场。不料想他却朝着在场攒忙的乡亲们,扑通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老少爷们,对不起了!”尔后起来拍拍裤子上的土,上车就走了。
乡邻们一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